以合作共赢持续为中柬铁杆友谊增光添彩。据柬埔寨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由红豆集团主导,联合中柬企业共同开发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简称西港特区)内企业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40.78亿美元,同比增长21.3%,再创新高,并持续引领当地经济发展,被当地人民称为“金饭碗”。同时,西港特区也是中柬两国两地增进了解、深化友谊、促进合作的新平台,是构建中柬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体现。
西港特区现状鸟瞰
西港特区自2008年2月奠基以来,坚持互利共赢,惠及民生,努力实现与股东、员工、顾客、供方、合作伙伴、政府、环境、社会(社区)等“八方共赢”,着力打造民心工程、共赢工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西港特区从一片荒芜成为了柬埔寨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社会形象最好的经济特区,其发展优势得到了世界各地企业的青睐,被誉为“中柬务实合作的样板”。2024年,特区共新增企业(机构)28家,累计引入来自中国、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的企业(机构)202家,创造就业岗位3.2万个,为充实中柬“钻石六边”合作架构及打造柬埔寨“工业发展走廊”注入了新动能。
坚持“扎根”当地,促进共同富裕
企业“走出去”,如何真正融入当地社会?西港特区的体会是,要真正沉下心来,服务群众,深深扎根于当地人民心中,与渴望劳动致富的群众一起,共建特区,而且随着产业配套的持续升级,实现真正的合作共赢。
建设初期,当地群众不理解,担心特区的开发会影响他们的收入,当地有些村民就到工地搞破坏,理由是牛没有吃草地方了。特区干部通过做思想工作、免费教授他们中文、推荐在特区就业等消除村民顾虑。现在,他们“在特区工作一个月就能赚回一头牛”。如今,西港特区属地县就有70%的家庭有劳动力在特区内工作,人均月收入300多美元。
西港特区建设初期的周边村庄
周边村庄新貌
在特区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周边村庄也共享特区发展红利,变化翻天覆地。西港特区周边村庄巷道,昔日的茅草屋,变成彩色砖瓦楼房,沿街布满了生意兴隆的超市、手机店、服装鞋帽店、药店、车行等。村里从泥泞土路到水泥路,从茅草屋到砖瓦房,从出门步行到家家户户买了摩托车、汽车。2023年,西哈努克省人均收入4602美元,在柬埔寨全国名列前茅。
积极回馈社会,造福当地百姓
西港特区公司一直注重社会责任,特区安排周边老弱病残等缺乏劳动技能的贫困家庭的成员在区内从事力所能及的绿化、环卫、勤杂工作,给他们发放摊贩证,在特区设摊做小生意养家糊口。
同时,通过成立“柬中友谊公益志愿者联盟”,长效开展公益慈善活动:志愿者与特困家庭的学龄儿童实行“一对一”助学,逢年过节慰问特困家庭等等。柬中友谊公益志愿者联盟成员经常关心学校的发展,开展捐资助学,还为学校捐赠图书,给学生们补充“精神食粮”。
西港特区公司多次向柬埔寨红十字会捐款
西港特区还积极向柬埔寨红十字会及西哈努克省红十字会捐款,为当地修建学校。
中柬共商共建,形成发展合力
以西港特区为媒,江苏省、无锡市通过与西哈努克省、西哈努克市建立友省、友城关系,不断深化两地在文化、交通、教育、卫生、医疗等各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开展了一系列“小而美”项目。江苏省政府向西哈努克省政府捐赠电脑等教学设备和物资,用于改善当地的教学条件,随后又为江苏—西哈努克默德朗友好学校捐建了电教室、教学用房、篮球场和供水平台等设施,捐赠了教育用品,江苏省红十字会、无锡市红十字会为该校捐建了图书室、操场、厕所等,无锡市教育局向该校捐赠了1200套衣服。如今,该校已成为当地教学设备最先进的学校之一,也成为了两省在教育方面友好合作的标志性项目。
江苏援外医疗队在西港特区内义诊
在医疗方面,自2015年起,江苏省援外医疗队先后七次赴柬开展医疗巡诊活动。2017年,无锡市政府、西哈努克省卫生局与西港特区共建卫生服务中心,先后有9批援柬医生派驻特区,为区内员工及周边村民提供医疗服务,促进了民心相通。
汇涓滴细流,聚磅礴力量。共建“一带一路”是合作之路、繁荣之路,也是友谊之路。未来,西港特区将继续以共赢理念为指引,继续加强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的融合,高质量推进2.0升级版建设,发展好中柬“丝路电商”,让更多的柬埔寨腰果等农产品走进中国的千家万户,为改善当地人民生活水平,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及夯实中柬“铁杆”友谊作出新贡献,成为“一带一路”上的共赢工程、友谊工程。
(资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