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1 月 3 日讯(记者 张屹鹏)全球车企市值在 2025 新年伊始的更新,既是全球范围内汽车产业深度变革的结果,亦为中国车企在 2024 年 " 内卷 " 竞争、市场重塑后的重要体现。
去年 6 月,比亚迪全球市值曾反超大众集团,首次成为全球车企市值的季军。半年后,这一格局再次被改写。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收盘,在全球车企 TOP 10 中,新势力车企与传统车企、海外车企与中国车企之间的市值排名竞争十分激烈。特斯拉、丰田依旧排名第一、第二。此前稳坐全球第三大车企宝座的比亚迪市值为 1078.4 亿美元,被 2024 年才正式入局汽车市场、是年年中仍位列 10 名开外的小米反超,后者市值增至 1120.0 亿美元。至此,全球十大市值车企中已有两家中国车企的身影。
去年 11 月,小米集团发布 2024 年第三季度财报,小米集团的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分部总收入为人民币 97 亿元,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收入人民币 95 亿元,其他相关业务收入人民币 2 亿元。本季度,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分部毛利率为 17.1%;比亚迪发布的三季报显示,营业收入为 2011 亿元,同比增长 24%。季度营收首次超过特斯拉。
与华为深度绑定的赛力斯,是除小米、比亚迪、上汽集团外排名第四的中国车企。去年 6 月,赛力斯市值约 1500 亿元,全球车企中排名 22 位。至 2023 年结束,赛力斯的市值已增至 275.9 亿美元(约合 2014 亿元人民币),排名超过长城、理想等,位列全球第 19 位。
" 企业盈利能力是决定市值表现的关键因素之一,而盈利水平则取决于多方面,包括销售收入、成本管理、运营效率等。"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就单一汽车业务而言,现阶段小米的营收能力远不及身为传统车企的比亚迪,但小米的市值增长主要由其增长预期、创新潜力等方面决定,而非业绩数字。" 这一市值表现与业务规模不匹配的现象,可被看作是资本市场对于创新型企业的一种特殊认定。"
据财联社记者统计,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共有 21 家中国车企进入全球车企市值前五十名,包括上汽、赛力斯、长城、吉利、长安、广汽等传统车企,以及理想、小鹏、蔚来、零跑等新势力车企。
经历 2024 年 " 先抑后扬 " 的车市表现后,前述上榜中国车企相继于近期公布了各自 2025 年或中期销量目标,其被视作资本市场评估企业市值的重要参考标准之一。
1 月 2 日,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张兴海在给全体员工的内部信中明确了 2025 年目标,即,问界锚定豪华车阵营,M9 锚定豪华车销量持续第一,海外市场新能源汽车实现倍增计划。张兴海同时在信中表示,三年内,赛力斯新能源汽车将实现百万量级销售目标。
2024 年 12 月 30 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修订后的《上海市非营业性客车额度拍卖管理规定》,连缴一年社保或个税可拍牌,这一新规被业界视为上海购车政策放宽的重要方式。
" 除企业自身表现外,政策变动也是对车企市值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双新 ' 补贴及诸多扩大内需政策、放宽购车资格等措施的推动下,国内车企市值普遍提升或将持续下去。" 前述业内人士表示。
(财联社记者 徐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