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地方中小学食堂爆出的食品安全问题,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尤其是个别对外承包食堂在监管层面屡屡出现诸多漏洞,将中小学食堂在关键环节的监管难题再度摆上了台面。近日,教育部印发《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以期解决这些在校园食品安全领域长时间存在的顽疾。
据了解,《指引》要求推进中小学自营食堂建设,强化食堂承包(委托)经营及校外供餐管理,应通过公开招标等公开竞争方式确定,严格落实准入、考核评价和退出机制。同时,《指引》对学校食品采购、验收、加工、储存、配送等关键环节管理进行规定,明确要求严把食材供货关,严格规范大宗食材进货查验,建立“双人或多人联检”查验制度,强化食材进校园管理。
一系列针对性举措的集中推出,是对公众长期关注的问题的积极回应,也犹如一道道有力的保障令,为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管理立下明确规范,有利于进一步织密校园食品安全的保护网,可谓切中相关问题的要害。
校园食品安全,关乎每一位师生的身体健康。此前,无论是江西一学校的“鼠头鸭脖”事件,还是云南昆明长丰学校被指出的“臭肉事件”,抑或重庆一粮食公司“卖过期大米给乡村学校”一事,都一度牵动着无数家长和社会公众的心。面对此类问题,公众曾不止一次追问:如何才能保障好校园食品安全。此番教育部推出的组合拳,进一步明确了相关方面的责任,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探索。
校园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如何管理好食品的采购、验收、加工、储存、配送等关键环节,至关重要。而相比于以往各地采用的承包模式,自营食堂由于减少了中间环节,能让学校及监管部门对食品供应的各个环节拥有更强的掌控力,减少中间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
当中间环节得以被尽可能地挤压,会在客观程度上降低监管成本和难度,降低因第三方供应商不当操作导致的食品安全风险。这是为何要着力推进中小学自营食堂建设的重要原因所在。
在膳食经费监管层面,推进中小学自营食堂建设也利于一应资金的透明监管。此前,不少地方农村学生营养餐补存在挪用、延迟拨付等问题,就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此番《指引》明确自主经营的中小学校食堂需独立开展会计核算,加强对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学校的财务管理,指导各地科学统筹资金,全面加强监管,实现信息公开。可见,这些举措具有精准的指向。若相关举措一旦实施,势必会进一步提升校园食堂资金的透明度。
当然,现实的复杂性决定了,推进中小学自营食堂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推进中小学自营食堂建设的同时,如何强化对食堂承包(委托)经营及校外供餐的管理,《指引》同样给出了清晰的要求。
比如,《指引》要求,应通过公开招标等公开竞争方式确定,严格落实准入、考核评价和退出机制。这既进一步提升了竞争的公平性,又能促使承包方或供餐方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食品安全性。而明确校长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严格规范执行陪餐制度,也是加强末梢监督的重要步骤。唯有如此,才能让外包的餐饮服务也能达到高标准,满足校园的需求。
校园食品安全的监管不能只靠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参与是重要的监督手段,《指引》明确的“每学期面向师生和家长组织开展一次食品安全满意度测评”“指导各校成立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强化家长监督”等要求,是推动各方共同关注、治理校园食品安全的有效手段。同时,在食材采购等中间环节建立“双人或多人联检”查验制度等举措,也进一步强化了对中间关键环节的监督强度,为食材的质量又上了一道保险。
说到底,只有确保食材的安全、新鲜、优质,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校园饮食安全。而推进中小学自营食堂建设,加强外包食堂的监管,强化食材进校园管理,才能让每一份食材都能经得起检验,让师生们吃得放心、安心。就此去看,人们显然期待各地基于此展开的实践,并在实践中探索出相应的经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