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谷种,左三把、右三把,撒进了海拔1860米他留河边的水田里。这是社区自组织“他留稻作文化学习群”恢复传统种植的一块试验田,选取的老品种是白吊谷。
73岁的兰友英带着两位妇女,穿戴好他留人的传统服装,赤着脚,迈上田埂,手持簸箕,歌声响起,散花般撒下提前三天浸泡、已经冒出芽点的稻谷。
撒谷种
不同于肥床细土的旱育秧或两段育秧等方法,他留人将这一传统劳作方式称作“撒水秧”。但在追求作物产量的今天,已少有人采用。习俗里,这必须由年长女性来完成。还要邀请村里的老人坐镇,哪里做得不到位、搞不明白的地方,现场指点。
女性、种子、土地,生命照护与繁衍,农作物生长周期所决定的生产活动时序安排及其观念……这一系列事物联结在一起,描绘出他留稻作的生态文化属性,以及乡土社会的一面。
他留稻作的特质
他留人,自称“他鲁”或“他鲁苏”,被认定为彝族支系。族群源自当地世居者,也在不同时代融入外来人口。目前的主要聚居地为他留山,2021年公布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约有4600多人。
他留山是滇川通往藏彝地区的重要交通节点,也是南诏至明清王朝不同地缘观念中的边地要塞,留下了他留城堡、坟林等历史印记。它位于滇西北永胜县六德乡,山谷交错,峰峦连绵,有河谷区、半山区、山区。
“他留村”出现在《明正德云南志》《永胜府志》等文献中(图中黄色处)
他留山距永胜县城车程45公里,距六德乡政府所在地6-10公里。有营山、双河、玉水三个村委会,总面积150平方公里,海拔1500-2300米,呈温带大陆性气候至寒温带气候。海拔3953米,保留有他留人游牧时期生活遗址的永胜县最高峰——他尔布子山,他留河发源于此,在他留山脚穿行而过。
他留稻作文化不仅仅是社会生命的容器或展演平台,也是一种生产实践场域,他留人置身其中的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关系形成的自然经验。在千年历史时间的尺度里,稻作与他留人的族群起源紧密相关。在地理空间的尺度里,它并不孤独。滇西北高寒粳稻区,被称作“水稻世界屋脊”——高海拔水稻种植的代表性区域。
他留人的稻作田块大致分布在海拔1500米至2100米。离此不远,有海拔2680米的小米田,海拔2650米的宁蒗县永宁坝,海拔2680米的维西县攀天阁,是目前中国水稻种植的海拔极限。而中国主要的稻米产地,占水稻种植面积90%以上的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乃至其余集中产区如东北黑土地及西南山地平原、河谷地带,少有高于2000米海拔的稻作地形。
谷类作物——稻,喜温喜水,适应性强、生育期较短。生长发育要求最低温度在10°C 以上,抽穗扬花期温度在22°C以上。凡温度适宜,水源充足的地方,均可种植。
他留山营山村年平均气温20℃,年均降雨量约790毫米,气候条件满足高寒粳稻。但有人形容这里“山陡、树少、水缺、人穷”。原生植被凋残,村落周边满目桉树,山间有这些年来慢慢恢复起来的云南松林,难以涵养水分,以至于水资源较为匮乏,早年间的各处溪涧、泉眼大多干涸。由他留河上游而来的几条大沟是营山村最为重要的生命沟渠,其中最长一条约40公里,灌溉面积1460亩,2023年5-6月的高温、干旱时节,已出现供水紧张的状况;饮用水源远在38公里外的小米田一带,架设了钢管,但日久失修,存在连年人畜饮水困难的情况;村民在高海拔处修建的鱼塘、水窖、水池等,因涉嫌占用耕地,正处于可能被填埋、复耕的压力之下,“没有水,雨水下不透,什么地都耕不了。”
高海拔,干旱,水资源不足,气候条件决定了稻谷种植较为困难。特定的环境需要特定的品种,而经过千百年选育的当地农家种无疑是最适宜的。
多种多样的农家种,经过千百年一代代人的选育,是小农的传家宝、命根子,并由此产生了一整套相关的地方性知识、经验和技能,这是小农适应时代,应对气候变化,维系食物安全,实现可持续生活的“家底”。同时,农业种质资源作为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优质、高产新品种的物质来源。更不用说,多年以来不断上涨的种子价格,已经成为小农的一种经济负担,且未来势必付出越发高昂的代价。有村民说:“玉米种子价格,今年比去年翻了一番,稍好的种子约每公斤135元。”
收集和整理种子,保护种质资源多样性,作为一种保护策略始于20世纪60年代。但它在人类农业文明以来一直在确保食物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一直在保障着小农的生存权益。遗憾的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的农业种质资源多样性加速衰落,超过90%的稻谷品种消失了。
清光绪年间刊行的《永北直隶厅志》载境内有香谷米、红粘谷、白粘谷、麻粘谷、玉谷米、乌脚粘、半边粘、鱼眼糯、鼠牙糯等23种稻米。目前,他留山仍存大白谷、红吊谷、白吊谷、高脚糯米、矮脚糯米等。
红吊谷(即红米)、白吊谷被研究人员视为野化的水稻,颖壳黑化,存在返祖现象,也可以说是野性回归。野化的吊谷生命力极强,甚至可以让周边的其他品种也感染上它们的性状。这些地方老品种与自然的关系仍然十分密切。相对而言,新品种就像是与自然割裂的生物孤岛,往往栽种数年后就出现退化,产量、抗病虫害能力等降低,由此需要隔一段时间就换种,也增加了村民的负担。
作为有色稻中古老的珍贵稻种——红米,是一类特异水稻种质资源。其色彩由不同色素沉积在水稻种子的种皮、颖壳中形成。
他留吊谷
有色稻具有悠久的食用历史。虽然不同研究者对其营养成分的分析结果不尽相同,但多数认为红米富含蛋白质、氨基酸、植物脂肪、纤维素和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如铁、锌、钙等,以及丰富的维生素和烟酸,尤其是含有一般稻米缺乏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而Fe铁元素含量明显高于白米和紫米等,因此红米又有补血米、长寿米的美誉。同时,红米中抗氧化剂——花色素苷含量比较高,具有保健作用;还可以为食品提供诱人的天然食用色素,为化妆品工业提供很好的着色剂,有无毒、无副作用等优点。
……
除去稻谷的日常食用,他留人还有多种方剂,奉献出一种稻作文化观念和日常生活实践。如兰恒荣提供的两则稻谷药用方:
其一,肚子疼,或拉肚子。舂碎带着彩色霉菌,案桌上用来祭献祖先的糯米粑粑,拌猪油服用。
其二,治牛拉肚子。截取稻秆(稻穗尖往下五寸后的部分,约15厘米以下),烧成黑炭,加糯米,拌猪油服用。
稻作与社区生活
他留民族史诗《阿边捋阿术秋》(意为《讲述粑粑来历的经文》),主要用于丧葬仪式。在追述亡者一生后,重申养活他留人的首要物质——稻米的由来。如歌的缓缓吟唱中,讲述谷种来源、生长及其劳作过程:修沟打坝、疏导灌溉用水、烧火土、泡田、打埂、育种、撒秧、拔秧、栽秧、薅秧、割谷子、打谷子、背谷子、入仓,以及相关农具制作、谷种种类辨别、粑粑制作等知识和技能。
集体薅草
其中这样唱到:
“今天是一个悲伤的日子,就像竹林生出了新竹。您已经完成了养儿育女的使命,从此就要去享受儿女的祭祀了。
祭祀要用粑粑献祭,献祭的粑粑从哪里来?粑粑是用大米做成的,大米是儿女们辛苦劳作得来的,不劳作就不可能有大米。
当天气还不冷不热的时候(指11月左右),儿女们就要拿着柴刀去刺栎林砍刺栎。
砍刺栎的时候,左边砍来放左边,右边砍来放右边,左边右边交叉砍,左边右边交叉放。
刺栎晒干要拿绳子去背,刺栎背在背上累得人喘粗气,刺栎要背到田地里去。
早早出门去劳作,要把泥土火上烧。
要把泥土切成坨。左边捡来的泥坨围左边,右边捡来的泥坨盖“凤翅”(指捆扎好的刺栎枝叶,因人背在路上时闪动如凤凰的翅膀,故作类比)。
泥坨盖好刺栎后,才好用火烧刺栎。田里烧起火,火把刺栎烧。
泥土烧好了,泥坨烧好了。左边提锄捶左边,右边提锄敲右边,泥土捶好了,泥坨敲碎了。”(《阿边捋阿术秋》意译节选,译者陈蛟龙)
祭谷神
烧凤翅
这一幅他留稻作的生活风俗画,完整而生动。
当下,对此需要思考这一套传统文化与地方知识的现代适应性。其中有哪些文化消失了,哪些还存在;哪些没变,哪些改变了;哪些失效了,哪些还在发生作用;对于地方、当地人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为什么?
农业是他留人的文化景观,也是最主要的生计方式。他留梯田分水旱两类,水田主要轮作水稻和蚕豆,而老品种红吊谷、白吊谷有不同的分布,红吊谷的种植海拔较高;旱地,主要种植玉米、小麦、马铃薯等,曾经有耐寒耐旱的荞麦。因食物供给逐渐充足,消费引发的外部依赖增强,而产品缺少经济收益,再加上气候变化——气温逐年升高,冬春干旱常见,雨季推迟到来并提前结束,荞麦现在几乎绝迹;马铃薯种植海拔越来越高,而川滇砂梨的代表性地方种、声名在外的“他留梨”也渐渐衰微。
他留梨老树普遍老化,缺少照护。“经常是卖一筐坏一筐,一斤也就一两元。”随之淡去的,还有他留梨所蕴含的文化,以及相关的特产,如梨醋。醋的食用量本来有限,一家人做一坛,也够吃一年。不认同原生文化及本土食物观念的人,并不以为是好东西,超市里有大量的廉价醋,“梨醋卖不上价”。
农业既有助于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资源,又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幸而,近年来创出国家地理标志品牌,被称为“他留三宝”的“他留黑猪”“他留乌骨鸡”“他留吊谷”这一系列农产品传统上在丽江、永胜地方较受欢迎,有一定市场收益。2010年,他留乌骨鸡继黑猪之后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
他留稻谷,一直在提供本地民生服务。当地人普遍认为用白吊谷做的粑粑(饵块)、米线、凉粉口感优于桂朝米等新品种。他留白吊谷在六德乡、永胜县一带的价格在每市斤2.7-2.8元,有时可达每市斤3元,高于每市斤2.4-2.5元的新品种大米,且相对容易实现销售。吊谷亩产800-900斤,在满足家庭粮食供应、馈赠亲友的前提下,只有极少量能流入市场。
用于各种活动中不同形态的他留粑粑
作为土地和包括生物多样性在内的各种自然资源的管理者,他留人创造了一种高海拔稻作文化。稻米及其制品不仅是生存资料,也是信仰物质,有一整套相应的仪式传统。例如,“他留妇女在筛糠时常常要吹口哨,以此祈求风神来帮忙”;“在天干水少的年头,将装有糯米和酒水的小碗置于井口,以此请求龙王打雷下雨”。
他们看重家庭、家族,敬奉祖先,尊老爱幼。“信仰灵魂不灭,认为人死后,都要回到祖先来的地方生活。死去的人在远方看得到亲人,会时时护佑或者责难、搅扰活着的亲人。”每当粑粑节、中秋、春节等节日,婚丧嫁娶或看望亲友的时候,要制作多种形制的粑粑用于祭祀和馈赠。由此与死去的、活着的搭建起生命与魂灵共存的网络。
老品种稻米的种植面积这两年在恢复,甚至超过了新品种种植面积。 “家里老人、娃娃爱吃,吃了新品种大米消化不好,所以年年要种老品种。”
他们还普遍认为,老品种稻米“长饭”,与新品种相比,同样一碗米能多煮出一两碗饭,而且扛饿。
此外,老品种吊谷生长期一致,群体性地经受野鸟的啄食,而新品种灌浆或前或后,容易被野鸟单独照顾。吊谷高秆,垂吊而下的谷穗浑身芒刺,不易被鸟袭扰。老品种由此更有可能获得高于新品种的产量。
老品种还有不少优势。不耐肥,复合肥使用量1块田也就1盆,多了反而光长茎叶不结穗,产出的稻米更加绿色、生态、健康。吊谷比起新品种稻谷更容易脱粒,轻轻敲打便掉落,而新品种需要大力对付,或者用上脱粒的机器。
他留梯田里也养鱼,优质的稻田鱼基本为自家食用。
田地分“大春” “小春”两季种植,以往作物产量低、劳动力充足的情况下,基本不会有闲置。据近两年来的观察,田地有一些被抛荒,多数属于玉水村人,家里老人往返数公里耕作变得越来越艰难。
猪、鸡、牛、羊,大多数家庭有一定量养殖,提供肉蛋,更是主要的经济来源。禽畜粪便与收集来的植物做供应田地的堆肥。猪为圈养,鸡则散放在庭园周边,牛羊就近去河边或山里放牧。牛是劳动力,有的家庭养着耕田的水牛。
他留人还保留着互助稻作的传统,打田、播种、插秧、收割等活动,亲友间彼此帮忙,共同参与。近两年来在公益机构协作下渐渐活跃起来的社区自组织,能够借此运作,也因而找到了社区的文化脉络和根基。
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原来通过采火草、捡蘑菇、挖草药、砍刺栎等与森林相连接的采集、放牧类活动在减少,除了保护山体植被,大家也寻求更便捷地获得燃料、堆肥的原料——自家地里的桉树。每年轮伐,枝干用作薪柴,熬制桉油后的渣滓用来堆肥、烧草木灰。
这的确减少了树木砍伐,降低了薪柴采集的劳动强度,节约了劳动时间,也增加了留守社区者的劳动机会和收入。
桉油前些年最高峰时收购价格达到120元/公斤,2022年降到50-60元,目前永胜境内的2家收购大户在环境保护的社会要求下处于闭门歇业状态。有的村民考虑今年不熬桉油。
桉树也在损害当地生物多样性,其负面环境影响,更多在于大面积单一种植,取代了原生植物。联想到周边干涸的沟箐,灌溉用水和饮用水的输水系统延绵数十公里,5-7月以来的高温让作物生长困难,也许是时候考量土地是否被过度使用,会带来怎样的生态风险,这样的生计是否可持续?
他留山上的桉树
据《丽江县志》、历年《丽江市气候公报》等报道,1951年,丽江有了气象记录,全境年平均气温为11.8℃。气温突变在2000年以后非常显著。2021年,丽江全市平均气温为15.8℃,与2014年并列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二高年份;平均降水843.8毫米,较正常年偏少127.1毫米,偏少13.1%,位列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九少年份。
七十余年间,丽江年平均气温升高了4℃。
陆地之上,气温升高对高海拔地区的影响更为显著。玉龙雪山的冰川和积雪在逐年萎缩;当地生物多样性风险增加。
2022年10月下旬至2023年6月上旬,丽江全境没下过一场透雨。
5月8日,丽江市应急管理局发布信息称,丽江大部地区陷入重度至特重度气象干旱,是近5年来干旱最重的年份,2021年次之。
6月10日前后,才有雨水陆续到来。丽江市气象局资料显示,2023年1月1日至6月18日,全市平均降水量91.7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83.5毫米,偏少47.7%,为特少年份。
天气模式已经发生剧变,自然的平衡被打破,给当地人及所有其他形式的生命带来了危机。冬春旱情连年恶化,雨季推迟且提前结束,降雨量减少,高温天气增多,让他留山上的人们增加了应对事务、生产成本、灾害损失、健康危害及未来忧虑。
气候变化和农业本身的逆向影响,加之生产生活越来越 “现代化”,围绕土地构建起来的他留稻作文化在侵蚀中已显得有些没落,生物多样性及其所哺育的地方文化的改变也促成了人与人、人与地方、人与自然等关系的变迁。
营山村他留人希望基于稻作文化的社区行动能摸索出一条道路,土作、土生、土食,提供现代系统之外的更多选择,增强实现可持续生活的本土能力。
善意的稻谷,以一种具体的物质展示出可见的地方时间和空间,并仍将借助劳动与文化活动等不断操演的方式造福他留人。
(本文是调研报告《山河影:金沙江中下游流域环境记忆》的第三篇,有删节。报告由自然之友玲珑计划资助。本文得到了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YGF)、社区组织——“他留稻作文化学习群”,以及兰金荣、兰友英、刘晓雁、陈蛟龙、兰金祥、陈跃华、海绍华、兰德红、兰亚帅、兰羽、兰龙等人的协作与支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