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末到11月初,上海不经意间掀起了一股与明年10月即将在波兰华沙举办的第十九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息息相关的热潮。
肖邦研究院院长斯克莱纳、第十七与十八届届肖赛评委会主席波波娃、肖赛冠军布莱查兹、老牌评委阿格里奇和中国籍评委陈萨等,在短短两周时间内经由各项活动之邀,不约而同出现在上海的台前幕后。
三位肖赛评委参加研讨会
这阵肖邦旋风之中,由上海音乐学院附中钢琴教授、钢琴家唐瑾出任艺术总监的“上海2024肖邦国际钢琴艺术周”,无论在力度、深度、广度和人气度上都让人印象深刻。
三位本届肖赛评委,包括评委会主席波波娃和两位评委凯文·肯纳、沃伊切赫·斯维塔瓦,分别从欧美三地长途跋涉抵沪。10月27日至30日的四天时间内,两位评委在上海交响音乐厅有着1200多个座位的主厅举办了一整台几乎满座的肖邦音乐独奏音乐会,波波娃携两位评委先后在中福会少年宫和上音附中开办针对专业钢琴青少年学子的大师班,三位肖邦音乐专家还在上音附中与钢琴科的教授们进行了一次研讨交流。
通过音乐会、研讨会、大师班和冷餐会的举办,借由肖邦音乐专家的诠释,一个立体、全面、丰富并有血有肉的肖邦形象,慢慢铺开在对肖邦饶有兴趣的同行和听众眼前。
三位肖赛评委参加研讨会
何为肖邦
兴许在国人印象中,肖邦几乎可以和“花丛中的大炮”和“钢琴诗人”的称谓画等号,他的音乐则最适合在“下雨的时候听”。其实肖邦有着复杂的人生经历,他的音乐产出风格多样化。在巴黎的生活经历赋予了他法国文化特有的细腻和浪漫特质,那段流亡生涯也强化了他铿锵有力的爱国情操。
10月27日晚的整台肖邦钢琴独奏音乐会,参加艺术周的两位肖赛评委肯纳和斯维塔瓦一人半台,用精巧的选曲展示了多面的肖邦。
两位钢琴家一上场均用四首玛祖卡奠定音乐会的基调,因为玛祖卡和波罗乃兹一道构成了肖邦钢琴音乐中极具民族性的产出,那可以说是最为“波兰味道”的肖邦,带着他强烈的家国情怀。就不同的乐曲体裁而言,生动的圆舞曲和诙谐曲展现肖邦轻松调侃的一面,夜曲述说着夜之迷魅,船歌偏向抒情性质的娓娓道来。
除了作品风格多样化,两位钢琴家一前一后上台表演,也身体力行地告诉听众,即便是风格类似的音乐,也可以有着千差万别的表达方式。对作品的风格化处理和个性化展现,体现了一个钢琴家的艺术价值,也体现了演奏家的存在感。
斯维塔瓦在音乐会上
这台音乐会的两位钢琴家,在34年前的第十二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中分享波罗乃兹大奖,又一同出任明年的肖赛评委,但他们的音乐秉性少有一致。
率先登场的波兰人斯维塔瓦,是肖邦研究院主办、与肖赛并举的古钢琴肖赛的评委会主席,对肖邦时代的钢琴制造和肖邦时代的钢琴演奏风格有着极深的造诣和极高的学术成就。他的琴风严谨考究,触键扎实,踏板使用精准简要。
事后在冷餐会上,他告诉我,他试图在现代钢琴上营造出肖邦最钟爱的伊拉尔和普莱耶尔钢琴的音色效果:“上海交响音乐厅很大,但建筑声学效果极佳,于是我想在那台现代钢琴上营造出肖邦时代钢琴的音色特征,故而开头四首玛祖卡弹得有点轻,也是想试一下音乐厅的效果和听众的接受程度。”
肯纳在音乐会上
下半场上场的美国钢琴家肯纳,在曲目单最后演奏了改编自根据莫扎特歌剧《唐璜》中爱情二重唱的《唐璜变奏曲》,轻松的触键和机灵的技巧在这首需要极尽诙谐之能事的曲子中得到全然释放,与斯维塔瓦的复古风形成鲜明对比。
肯纳在上音附中的研讨会中表示,这首花哨的肖邦乐曲此前基本不会出现在肖赛中,不过近年来随着选手希望全面展示技术的诉求,在肖赛中出现的次数越来越频繁。这一点也得到了斯维塔瓦的认同。两人认为,“虽然选手演奏的都是肖邦,但肖赛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选手偏爱的曲目亦会有所变化,《唐璜变奏曲》便是最佳例证之一。”
备战肖赛
三位本届肖赛的评委远道而来,人们自然少不了请教他们对选手的个人喜好,从而探得评委的打分标准。毕竟,五年一届的肖赛明年十月份就要开锣,包括来沪三位在内的评委将决定万里挑一的正赛选手谁能笑到最后。
波波娃上大师班
从四天与评委的接触来看,答案可能是让人崩溃的,因为就像波波娃在研讨会对同样充满好奇的中国同行所说,“每个评委都有自己的喜好和标准”,这也是本届肖赛要设立17位评委之多的原因,就是尽量保证通过评委喜好的多样化呈现选手的风格多样化。
在一再追问之下,波波娃表示,总的来说,越是能做到如下三点的选手,越是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肯纳上大师班
其一是要能够自圆其说。波波娃和斯维塔瓦都强调,肖邦是波兰人,前提条件是一定要“把肖邦弹得像肖邦”。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个性的彰显需要能自圆其说,也就是基于对肖邦的音乐及其所处的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这也是肖赛承办方波兰肖邦研究院每年都会主办“肖邦与他的欧洲音乐节”的原因。
在中福会少年宫座无虚席的大师班上,波波娃就提醒一位演奏的学生,注意“不要把夜曲弹得像光天化日之下那么兴高采烈,而是要带有些迷思”。对另一位学生,波波娃解释了激发肖邦作品灵感的乔治·桑不循规蹈矩的男性化前卫着装。她继而表扬中国学生刻苦努力,练琴勤奋,尚需“多读书,尤其是与肖邦关系密切的亚当·密茨凯维奇的诗歌,学习同时期的绘画和历史”,用文化武装好自己,才能在音乐上说得通。
其二是均衡发展。正因为肖邦的作品繁多,风格丰富,选手需要在每类体裁和曲式上都表现出众,没有弱项。波波娃回顾了此前在比赛中听到有的选手对某一类体裁的作品处理惊为天人,但在其他体裁中就人仰马翻,如此一来会让评委之间陷入取舍的尴尬境地。
最后是带有新意。对肖邦及其文化及背景的通透了解之后,选手便可以做出自己的诠释,展现自己的风格,带出独有的新意去让评委的眼睛一亮。不管是在中福会少年宫,还是在上音附中的大师班,几位在上海学习的学生的演奏均让授课评委边听边摇头晃脑,在埋头比照乐谱做笔记的严肃中显出振奋,继而评委让学生用他们自己的音乐逻辑帮学生把个性化的表达加以梳理强化。
斯维塔瓦上大师班
纵观与学生的互动,三位评委均以因材施教的方式循循善诱,绝无填鸭式的强压,更多的是讨论式的启发。尤其是肯纳在上音附中的大师班,主动向学生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回答。这些触发式的教育都让同行和学生感受到钢琴大家的风采。
爱上上海
钢琴家们也尽数感受到了上海的风采。此番乃斯维塔瓦第一次到访上海,波波娃于2009年取道上海前赴苏州,仅在上海停留了四个小时。上海对于这两位钢琴家都是新鲜的,他们对这座城市也充满了好奇。
三位肖赛评委夜游浦江
高密度的公开活动和授课之余,评委们还坐船夜游浦江,也品尝了地道的中国美食。波波娃和斯维塔瓦这两位从欧洲而来的钢琴家,都对上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上音附中授课前,波波娃饶有兴致地在翻译的陪同下,逛遍了校园内的花园洋房,对学校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赞不绝口。此外,她对街头巷尾出现的中英双语路标和其他标识也有着强烈好感,坦言这对看不懂中文的外国游客来说是极大便利。
尽管这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但三位钢琴家从早到晚公务繁忙,即便有稍事休息的闲暇片刻,也会躲在酒店房间里伏案工作,或是在琴房里练琴,以保证自己的矫健身手和上佳状态。评委们夜以继日、不断拼搏,这样以身作则的榜样,或许更能让年轻的选手们斗志昂扬地积极备赛。
三位肖赛评委参观上音附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