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南,活力无限。今年夏天,一场跨越山海的国际盛会,让云南再次成为耀眼的明星。连续八届中国南亚博览会的圆满举办,进一步凸显了云南背靠国内大市场、面向南亚东南亚新兴市场的优势,云南高质量发展的决心更加坚定。
2022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向第六届中国-南亚博览会致贺信。习近平指出,中国和南亚国家互为友好邻邦和发展伙伴,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近年来,双方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经贸往来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成果惠及各国人民。
昆明市双子塔和城市天际线风貌。(本文图片除特别标注均来源视觉中国)
开放,是云南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刻在云南骨子里的基因。历史上,云南地处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各民族在这里交往交流交融,积淀、传承、创造了多元灿烂的文化。进入新时代,深厚的历史人文和壮阔的奇山秀景深度融合,滋养着这片大地上的人民,温暖包容着远道而来的旅人。云南诠释了什么是“七彩家园”,也成为“诗和远方”的最佳注解。
第八届南博会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行。
同样,云南也不缺奋勇前进的雄心和行动。这里是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及环印度洋地区交流的大通道,连接了国内市场和南亚东南亚国际市场。近年来,云南深度对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主动服务和融入孟中印缅、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中老、中缅经济走廊,澜湄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等多双边区域合作机制,积极推进云南—老挝北部、云南—越北五省、云南—曼德勒等双边合作机制建设。目前,云南已与9个国家搭建了12个多双边合作机制,与37个国家缔结国际友好城市106对,其中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友城总数达70对。
近年来,云南坚持向“新”而行、向“新”发力、向“新”图强,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加快以资源换产业、以园区聚产业、以口岸推动产业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
昆明市王家营物流中心。
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云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6万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园区经济规模效应逐步显现,开发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占全省比重达77.3%、产业投资占全省比重达66.1%,净增规上工业企业397户,产业发展集聚成势。此外,口岸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跨境纺织和消费电子产业链初步形成,中老铁路发送旅客、运输货物分别增长16.2%、14.7%。
中老铁路最大的枢纽站之一 ——研和站。
大开放带动大发展、大发展促进大开放。今日的云南,已成为中国联系世界的重要窗口,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投资者选择云南,越来越多的可能性正在被看见。
云南“样样好”,好在哪里?
“如果将云南三等分,北部有终年不化的雪山,那里是横断山脉的末端,梅里雪山就在其中;中部地区花常开,草常绿,树常青,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北回归线以南便是迷人的热带亚热带风情,生物丰富,植被茂密。”这是云南省旅游规划研究院旅行社创新应用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朱伯威对云南自然地理环境的高度评价。
昆明斗南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
云南省委书记王宁数次与网友共叙云南,他说:“‘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美好生活,不仅要让来云南的人们体验‘有风的地方’,也要让在这里的人们的生活‘样样好’。”
什么才算“样样好”?云南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高山耸立,千峰竞秀,百川归海,造就了云南气度非凡而又深刻隽永的山水环境,也给予了云南丰富的物产资源。这片丰饶的土地不仅盛产茶、花卉、咖啡等特色农产品,矿产资源、植物资源、能源资源也极其丰富,摘得“烟草、鲜切花、咖啡出口值全国第一”“茶园面积全国第一””茶产业种质资源全国第一”“铅、锌、锡、磷等9种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一”“生物物种数全国第一”“活立木蓄积量全国第一”“新能源发电量增速全国第一”等多项桂冠。云南可开发水能、地热、太阳能资源均居全国第二。脊椎动物、高等植物、中药材资源种类,均占全国的一半还多。
保山潞江坝镇新寨村中国咖啡第一村。
从地理位置来看,云南区位优势突出。背靠14亿人口的强大国内市场,连接24亿人口的南亚东南亚国际大市场。中老铁路“黄金线路”效应持续放大,“沪滇·澜湄线”“粤滇·澜湄线”大幅缩短运输时间。有28个口岸,各省区市1万多家企业从云南口岸进出口货物。“七出省五出境”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八出省五出境”铁路网不断延伸、“两网络一枢纽”航空网加快推进、“两出省三出境”水路网持续拓展,形成了有效支撑云南发展、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的综合基础设施建设。
西双版纳 关累港,东南亚诸国经湄公河进入中国的第一码头。 (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 供图)
云南致力于打造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国家战略性有色金属产业基地、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业基地、金字招牌的世界旅游目的地,“新三样、老三样、特三样、大三样”全面起势。产业基础好,是好发展、好生活的基石。
2022年以来,云南连续11个季度召开重大产业项目调度会,截至目前,已开工项目7247个,累计完成投资7059亿元,投产项目4375个、年产值超过4400亿元。市场活力迸发,为云南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昭通 水富港。(水富市委宣传部 供图)
云南拥有89个省级以上开发区,以占全省不到1%的面积,贡献了20%的地区生产总值、30%的就业、40%的工业投资、50%的营收和利润、60%的税收、70%的工业增加值。建成20个开放型园区,形成较完善的沿边产业园区发展格局,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政策叠加效应,形成园区平台聚能。
玉溪市峨山县化念镇玉昆钢铁集团绿色钢城。
生态环境优越,同样是云南的好。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是云南的标配。1/3的县市区被授予“中国天然氧吧”称号,滇池、洱海、抚仙湖等闻名中外,梅里雪山、高黎贡山、乌蒙山、哀牢山座座高山,既是绿水青山,更是金山银山。
无论是自然资源、地理区位,还是产业基础、市场活力,抑或生态环境、园区建设,云南均呈现出“样样好”的基本样貌。中国科学院战略问题咨询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周城雄认为,当前的云南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市场消费活力稳步提升,“云南正成为世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丽江古城篝火晚会。
现代产业蝶变之路
一个区域、省份或城市想要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
近百年来,“昆明制造”曾在我国工业史上描绘出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第一座水电站、第一台望远镜、第一根电线、第一架直升机、第一根拉磁钢、第一部220马力煤气发电机、第一台T4128型单柱电感应坐标镗床、第一辆卧铺客车都诞生于昆明,工业产业的血脉是彩云之南这片红土地最鲜活的组成部分。同时在清朝末年,云南也产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世界级的首富“钱王”王炽。
近年来,云南立足自身优势,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现代化产业不断蝶变升级,成长态势喜人。
2024年上半年云南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情况。
数据显示,2023年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总产值达6834.50亿元。茶叶、花卉、坚果、咖啡、烟草、天然橡胶等特色产业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居全国第一位;绿色能源产业持续高速增长,实现产值3993.78亿元。全国规模排名前十的水电站6座在云南,规模以上工业水力发电量较2012年增长1.8倍,稳居全国第二位。新能源新增投产并网装机2086万千瓦时,其中集中式光伏并网装机1441万千瓦,均居全国前列;矿产资源领域实现产值7479.1亿元。其中,绿色铝产业产值1184亿元,稀贵金属产业实现聚链成群,产值超500亿元;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全年接待游客10.4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4万亿元,分别增长24%、52.3%。
近年以来,云南从八大重点产业到打造“三张牌”再到构建“5个万亿级、8个千亿级”现代化产业体系,走出了现代化产业发展之路,为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彩之云南第一港——富宁港。
这一路,精彩纷呈,亮点频现。
在昆明东郊,有一家行业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铁路大型养路机械制造商——铁建装备。作为驻滇央企,铁建装备已实现大、中型产品对铁路养护技术的全覆盖,生产的道岔捣固车、边坡清筛机、多功能捣固车等产品受到海外市场欢迎,销往24个国家和地区。
在昆明北市区,有着全球第二家掌握OLED微型显示器研发技术及批量生产的企业,打破了发达国家在该项技术上的垄断。以奥雷德为代表的新型显示产业正在拥抱下一个风口。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重点发展OLED微型显示器产业,也被写入《云南省“十四五”信息产业发展规划》。
昆明大型供应链仓库内部-智能仓储物流。
2024年10月,作为全球物流与供应链领域的重要展会CeMAT ASIA 2024,吸引了众多行业内的领军企业和技术先锋。昆船智能在展会上展示其最新的智能物流解决方案。有市场研究机构预测,2025年前,全球智能物流市场规模有望达到数千亿美元,昆船智能的表现将直接影响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
2024年10月11日,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内燃机及动力装备博览会在北京开幕。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不仅展示了其在内燃机领域的深厚积累,还展现了其在新能源动力解决方案上的创新突破。
2024年国庆期间,云南省189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共入园游客899.3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3718.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9.9%、10.5%。“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其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在持续扩大。
在东西协作、山海携手的28年征程上,更是不断创新产业发展的合作形式和内容,探索出“上海企业+云南资源”“上海研发+云南制造”“上海市场+云南产品”“上海总部+云南基地”等产业协作新模式,构建出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产业协作新格局。
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
“2021年至2023年,云南省产业投资年均增长21%、工业投资年均增长20.4%,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一半以上,工业投资规模居重点行业第一位,产业正在加快转型升级。”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予波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
文山丘北舍得草场—清洁能源风电基地。
为进一步提升区域竞争力,云南还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新能源、现代农业和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加速布局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卫星应用等未来产业,硅光伏、绿色铝、新能源电池等工业“新三样”也发展迅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玉溪市高新区沃森生物。
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全省工业“新三样”依然抢眼。硅光伏、绿色铝、新能源电池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8%、14.7%、14.3%,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5.4、11.3、10.9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速的合计贡献率为28.7%。
与此同时,“新三样”发展质效稳步提升。绿色铝产业加快向精深加工发展,云南宏合、中信戴卡、云南友升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硅光伏产业加快向电池片、组件等下游环节延伸,截至2024年6月底,全省建成电池片38.5GW、光伏组件13.5GW,6月份云南省第一块光伏玻璃成功下线。新能源电池产业加快向电芯、储能电池环节延伸,储能电池产品实现零的突破。“中国绿色铝谷”“光伏之都”“中国新能源电池产业重要基地”影响力不断扩大。
昭通鲁甸转山包光伏发电基地。
同时,云南深度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强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区域的双向合作,借“东西协作、山海携手”之力,有序有效承接产业转移。
中铝集团、山东魏桥、河南神火、今飞轮毂……铝产业龙头集聚云南,初步形成了“原料—电力—绿色铝—铝材精深加工—综合利用”一体化、全产业链发展格局,中国绿色铝谷正在崛起。
云南绿色铝产业园。(陈飞 摄)
隆基、通威、晶澳、宇泽、晶科、阳光……一大批光伏行业领军企业在云南加快落地,形成“工业硅—多晶硅—单晶硅—电池片—组件—应用”的融合发展闭环,光伏之都已具雏形。
湖南裕能、杉杉股份、德方纳米、亿纬锂能等龙头企业落地云南,新能源电池“资源—材料—电芯—电池—应用—回收利用”全生命周期产业链日趋完善,让云南成为了全国新能源电池产业的重要基地。
云南省目前有3家企业入选2024年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分别是昆明贵研催化剂有限责任公司、昆明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昆明凯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是指长期专注于制造业某些特定细分产品市场,生产技术或工艺国内国际领先,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国际前列的企业。我省实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专项行动,旨在加强示范引领和政策支持,引导企业长期专注于细分产品市场的创新、产品质量提升和品牌培育,带动和培育一批企业成长为单项冠军企业,以提升全省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云南贝泰妮中央工厂。
数据显示,在2023年的产业转移对接活动中,云南签约了382个项目,开工项目总投资达1421亿元。2024年1—7月,全省产业招商到位资金保持平稳增长,其中:固投类招商项目到位资金同比增长7.2%。
作为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主体省份,国家层面为云南量身打造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惠及面广的重大政策。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优化区域开放布局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意见》,从通道建设、园区发展、产业合作等方面,给予云南大力支持。相较于东部地区,云南具有矿产、绿电、生物、劳动力资源等优势;相较于周边国家,云南具有基础设施完备、要素保障稳定、产业配套齐全等优势。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予波阐述:“产业往云南等西部地区转移,得天时、得地利、得人和,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
产业的壮大、经济实力的提升,让群众的生活也更加幸福美好。从具体数据来看,2024年上半年,云南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73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78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088亿元,增长2.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307亿元,增长4.0%。
“三大经济”齐头并进
云南要实现跨域式大发展,优势在区位,抓手在“三大经济”。
德宏州龙江水电站自然航拍风光。
打开世界地图,云南肩挑太平洋、印度洋,面向东南亚、南亚和西亚,自古以来就与南亚、东南亚以及世界其他国家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交往,是中国西南面向世界的重要窗口和门户。
2015年1月和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要求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这样的定位给予了云南崭新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格局,使云南从边缘地区和“末梢”变为开放前沿和辐射中心。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东南与老挝相连,西南与缅甸接壤。
近年来,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
如今,在中国式现代化画卷上,云南一笔笔擘画出开放发展的全新蓝图,持续壮大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三大经济”。
“现在车上有157名跨境旅客”,在昆明南站驶往老挝万象站的D87次列车上,列车长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随着暑期的来临,不少游客都选择乘坐中老铁路前往老挝旅游。
中老铁路。
回望历史长河,时间倒回到1910年4月1日。彼时,滇越铁路通车运营,这是中国第一条国际铁路,也是按照法国标准建设的米轨铁路。113年后的2023年4月,中老铁路跨境客运列车正式开行,这是第一条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共同运营,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联通的跨国铁路,也是按照中国国铁Ⅰ级标准建设的铁路。
红河屏边苗族自治县滇越铁路人字桥。
截至2024年9月30日,中老铁路已累计开行旅客列车5.87万列,发送旅客超4000万人次,吸引了来自全球101个国家和地区的28.2万余名旅客搭乘国际旅客列车跨境旅行。
从2024年4月13日起,还增开了往返于中国云南景洪至老挝琅勃拉邦的旅客列车,“早上中国昆明吃米线,下午老挝万象喝咖啡”已成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
作为中老铁路国内段的最后一站,磨憨扮演着重要角色。2022年4月,云南省委、省政府决定由昆明市托管位于中老两国边境的西双版纳州磨憨镇,共同建设国际口岸城市,昆明由此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拥有边境线和边境口岸的省会城市,磨憨也从昔日的边陲小镇正在成为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支点。
西双版纳磨憨火车站。
磨憨的蝶变是云南发展壮大口岸经济的缩影。在云南四千多千米的边境线上,共有28个边境口岸如珍珠般点缀其间,它们见证了云南对外开放发展的蓬勃生机。
十多年前,在德宏州瑞丽市畹町口岸,边民们需要骑摩托车带货交易。而如今,贸易有了新方式——拼卡车,只需在“边互通APP”办理手续,拼上货当天就能出发。
德宏瑞丽口岸。
“通关越便利,口岸贸易发展就越快,目前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完成报关平均仅需30分钟。”德宏州口岸办口岸科科长何正波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瑞丽90%的出入境货运量经过芒满货运通道,而瑞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常年占中缅贸易的30%左右。”
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云南全年进出口货运量达3903.6万吨,增长32.2%,实现历史性突破。此外,今年上半年,云南边检总站高效服务出入境人员1175.46万人次、交通工具185.54万辆(架、艘、列)次,同比分别上升228%、53.5%。
国境线上的瑞丽畹町镇。
云南的边境贸易日益活跃,口岸经济也成为对外开放新的增长极。
据昆明海关消息,2024年前7个月,云南省外贸进出口达1431亿元。
据介绍,今年前7个月,云南一般贸易进出口933.3亿元,增长4.9%,拉动全省外贸增长3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出口221.4亿元,增长2.5%,拉动全省外贸增长0.4个百分点。
2024年前7个月,出口方面,云南对越南、老挝进出口分别增长30.5%、61.6%;对拉美、非洲进出口分别增长16.4%、11.4%;进口方面,云南进口大宗商品543.5亿元,占全省进口总值的六成;进口水果80亿元,增长15.8%,其中榴莲、山竹分别进口59.5亿元、10.7亿元。
不止于此,云南还全力推动园区经济、资源经济“向新而生”。
云南省对外科技交流协会会长张叶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云南地理优势明显,资源种类丰富,近年来在高原特色农业、文旅资源、生物制药等方面优势明显,且得益于自贸试验区等政策制度优势,目前许多国内外科研单位或企业在云南设立了分支机构或研究单位,“许多海外公司希望通过云南辐射全国,国内的企业也可以通过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进而面向全世界。”
中缅边境的瑞丽市,高楼处为瑞丽,乡村属缅甸。
周城雄则认为,在资源经济方面,云南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多样性农业,在“特”字上做文章,加快特色农业强省建设;在园区经济方面,云南将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通过加速重点产业向园区集聚,如绿色铝硅、新能源电池、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口岸经济方面,云南通过现代物流和外向型产业的发展,为全省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活力。
周城雄还表示,云南重点发展和突破“三大经济”,旨在强化云南的经济基础,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推动全省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从传统商贸重镇到现代营商沃土
先秦时期,云南先民通过“五尺道”联通了西南与内地的经济联系;汉代,又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通过“蜀身毒道”开始了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贸易往来;唐代,蜀布、筇竹杖等内地物资经云南源源不断运往南亚、西亚乃至欧洲;明清时期,云南的手工业和商业迅速发展,“洪盛祥”“鸿兴源”“复春和”等商号先后涌现;改革开放后,春花自行车、兰花冰箱、山茶电视机、白玫洗衣机、茶花汽车等云南工业的“五朵金花”深受缅甸、越南、老挝等周边国家消费市场的赞誉和喜爱……云南的商贸传统灿烂悠久。
红河河口口岸古老的滇越铁路。
而今,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云南发展商贸、优化营商环境的脚步依旧清晰坚定。
2021年11月,云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提出“要大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力争三年实现全面提升并进入全国一流水平。”次年5月,云南省启动实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
2023年11月,云南又开展为期3个月的“优化政务服务 提升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政企共同找问题,督促抓好整改并取得阶段性成效,得到企业欢迎。
在此基础上,云南先后实施了一系列专项措施——在全国率先公布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管理“六张清单”;印发实施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实施方案;搭建“厅局长坐诊接诉”平台;深入推进开办企业“一窗通”服务;联合多部门印发实施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改革工作指引;推出“线上共享联办+线下政电融合”用电报装服务模式;建立产业链“链长制”,实施全产业链招商、第三方招商、园中园招商、飞地招商……
玉溪市高新区龙泉工业园区。
2024年7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营商环境争创一流行动方案》,明确了打造竞争有序的市场化营商环境、公平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开放包容的国际化营商环境、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推动资源要素高效配置、促进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六个板块39项重点任务。
在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举措的加持下,云南的经营主体从2021年的411万户,增长到目前的659万户,两年多净增200多万户。
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自2018年起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截至2024年10月,已培育认定5批共12145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云南省共有74户企业入围。云南构建了以3019户创新型中小企业为基座、1543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骨干、74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塔尖的优质企业“金字塔”体系。
截至2023年底,培育库内企业户均营业收入1.32亿元;户均研发费用596.30万元,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4.50%。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以上企业户均吸纳吸纳就业121人;上缴税金763.84万元。云南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态势良好,已成为引领全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
“无论是省内的经营主体还是外来的投资者都反映,云南在变,云南的干部在变,云南的干事创业环境在变,云南的营商环境和发展态势越来越好。”云南省委书记王宁在2024年6月4日举行的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如是说道。
泰国创业者陈枫敏便是王宁口中的投资者之一。
2024年7月上旬,正在筹备榴莲专用跨境电商网站的泰国商人Kanokporn Nitnitiphrut(中文名:陈枫敏)在云南昆明进行实地考察。她告诉记者,此行目的是了解中国榴莲市场动态,评估云南的物流能力和自贸试验区内可供高效分销的基础设施,并与潜在的商业伙伴建立合作关系。
“政府对跨境电商的支持以及自贸试验区内的政策、设施对我而言非常有吸引力,不仅营造了良好的商业竞争环境,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在昆明实地考察完之后,陈枫敏表示,她将进行一批榴莲货物的试运营,为全面开展相关业务做准备。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 昆明片区。
她说,之所以选择云南,是因为这里区位优势明显,市场需求大,且拥有发达的物流网络、简化的海关流程和强大的支付系统,还有良好的营商环境支持,“这些都是我们在中国成功运营的关键。”
对于陈枫敏提到的因素,周城雄认为,从宏观、中观到微观层面来看,云南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他进一步解释,在宏观层面,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如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在云南叠加,为云南提供了最大最有利的发展机遇;在中观层面,云南通过实施系列三年行动,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公共服务不断进步,法治云南、平安云南建设稳步推进,为企业发展和产业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保障;在微观层面,云南聚焦政务服务,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让企业和投资者有实实在在的认同感获得感。
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昆明市委宣传部 供图)
云南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省商务厅将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围绕让经营主体“多起来、活起来、打起来、强起来”的目标,采取一系列措施,持续做好商贸经营主体培育工作。
世界共享“云南机遇”
千年前,茶马古道、南方丝绸之路见证了这片土地的繁荣和辉煌。新时代,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新辉煌,是云南面临的新课题,目前共建成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红河、德宏三个片区,全力打造开放新高地,改革措施持续推出,对外贸易加速发展。
今年8月,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迎来5周岁生日。挂牌以来,自贸区不断深化改革,159项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任务实施率为100%,共形成393项制度创新成果,80项属全国首创。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不断深化改革展示图。
“自贸试验区的最大特点就是为国家试制度,当好制度集成创新先行者。”云南省商务厅综合信息处副处长李佳表示,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自贸区着力在制度集成创新上率先试出经验,引领沿边开放发展作用不断增强。
跨境电商创业者陈达金的公司坐落于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内的河口瑶族自治县。谈及将公司落地的原因,陈达金表示,河口的地理条件很有优势,且各级相关政策完备,从省里到州县,都有相应政策支持。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瑶族自治县。
陈达金表示,公司从2021年成立至今,已在越南、老挝等地建立了海外仓,总体上发展势头良好,这与云南各级政府的支持分不开,“各级政策很多,自贸试验区会有政策宣讲,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沟通渠道也很畅通。”
“像今年了解到有扶持海外仓的政策,所以我们也会跟进,大力做海外仓。”他透露,在相关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刺激下,今年公司有扩大规模的打算,“目前我们以自有仓为主,以后慢慢做大,也会考虑做公共仓。”
如今,放眼全国,云南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东盟自贸协定、RCEP、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在云南汇聚叠加,为这片热土注入了乘势而上的源源动力。
2022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支持云南加快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意见》,明确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举措,旨在充分发挥云南的区位优势,加强与南亚和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增强云南在区域中的辐射作用。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是云南的空中门户。
为了巩固和拓宽云南的发展机遇,2023年国家进一步出台支持云南沿边产业园区建设和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等政策。
这些政策不仅为云南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发展平台,还为云南吸引更多的产业和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截至2023年,利用外资同比增长20.9%,净新增外资经营主体982户,同比增长411%,入滇发展的世界500强企业累计140家。
2024年南博会境外馆伊朗展区精美的工艺盘。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2024年,共建“一带一路”将步入下一个金色十年,同时也是云南“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的关键之年。新征程上,云岭大地正不断释放强劲动能,以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高水平开放,与世界共享“有一种叫云南的机遇”。
昆明官南立交桥。
(云南省商务厅对本文提供了采访和参考资料支持)
(通讯员 云南省地方志办公室 何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