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中院披露了一起防晒衣商家起诉测评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案案情,测评文章被裁定构成虚假宣传,测评公司被判停止侵权行为,赔偿品牌方4.5万元。
根据法院披露的信息,测评公司将不同品牌的8款防晒服编号标注,并有该品牌防晒衣“面料厚实、发货较慢”,另一品牌“冰感十足、防晒强”等内容,引导消费者选择其他品牌。法院认定该测评文章的相关数据缺乏科学性和可靠性,易误导公众、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构成虚假宣传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故而判决被告公司停止案涉行为、赔偿4.5万元。
这起案件相当典型。如今,在网络和社交平台上,各种测评、种草、拔草的笔记、视频、直播可谓俯拾即是,很多人将之视作一种购买参考。相比于商家发布的传统广告,这种来自“第三方视角”的实际体验,不仅自带“客观”属性,对于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也更直观、有效。
清华大学经济学博士后陈维宣等人曾撰文指出,全球第三方测评发展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影响者,它是影响者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引用数据称,影响者营销的全球市场规模在2016年时仅为17亿美元,2017年增长到30亿美元,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211亿美元,可见第三方测评产业的蓬勃态势。
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很难核实第三方测评的客观性、准确性,这也就为一些暗箱操作留下了空间,甚至让测评沦为相互拉踩、恶性商业竞争的一部分。
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去年3月发布的《“第三方测评”对消费者权益影响调查报告》,93.1%的“第三方测评”涉嫌存在测评标准类问题;55.7%的涉嫌存在商测一体、以商养测类模式,难保公正性;37.2%的消费者反映通过观看“第三方测评”所购买的商品出现过质量问题;35.7%的“第三方测评”存在涉嫌虚假测评类问题。
可见,许多打着“第三方”旗号的测评,背后暗藏玄机。很多时候,所谓独立客观的测评,不过是信口开河、随意发挥、故意引导罢了。
因此消费者对于第三方测评不能过分迷信,轻易被带了节奏。尤其是“双11”临近,各种营销、测评也将迎来一波高峰,消费者更要擦亮双眼,不宜对各种五花八门的测评、种草照单全收、深信不疑。
中消协也已发布提示:“双11”网购促销即将开启,提醒理性看待互联网促销活动和商品测评类营销信息,“第三方测评”可以为购物提供参考,也可能因“跑偏”“变味”而造成误导,切勿迷信“种草”流量。
当然, 第三方测评对消费者来说有一定参考价值,且已经是商业生态里的一环,完全摈弃也并不现实。对测评行业作出更多规范,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比如今年3月,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第三方测评工作指南》团体标准,其中就对测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测评方法、测评程序、结果发布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无论是监管机构、行业组织或是互联网平台,都不妨商量制定更加可靠的标准细则,确保第三方测评靠谱,真正能为消费者提供有用、有益的参考,而不是任由它们野蛮生长,甚至沦为某种商业营销和竞争的潜规则。
深一层想想,第三方测评不只关系到消费者的选择,其实也构成了一种营商环境——如果第三方测评随意歪曲商品的真实样态,那么商家还如何做生意,还如何接受正常的市场反馈?从这个角度说,对于不靠谱的第三方测评依法施以有效规制和约束,十分有必要,也是对测评行业的一次郑重提醒。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