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向你们表示由衷祝贺。此次入选彰显了春节的重要角色,它能够表达世界各地华人群体之间的深厚联系。同时,春节早已超越民族界限,成为一项全球庆典,向世界传递着欢乐与和平的讯息。”申遗成功后首个春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专门录制视频,向中国人民送上新春祝福:“祝大家幸福、健康、富足。”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和身份认同的重要象征,承载着家庭团聚、辞旧迎新、祈福纳祥等深厚的文化内涵,也映射出中华民族对于时间、生命、家庭和社会关系的哲学思考。“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意味着这一历史悠久的节日正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多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向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发来祝贺,认为这一成果实至名归,为全球文化多样性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表示,“春节”申遗成功,加深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也为他们思考感悟自己国家的文化传统带来启发。
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长期致力于弘扬春节文化,每年都通过春节主题的招待会、文化宣介、传统美食品鉴及庆祝活动等多种形式,向世界生动展现春节的独特魅力。这些活动在突出传统元素的同时,也注重结合现代表达方式,让国外民众更有参与感。代表团的努力让春节文化逐渐融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来,每年春节前后,阿祖莱总干事都会录制视频,向中国人民送上新春祝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和各国代表也纷纷向代表团发来节日问候,这让我真切感受到中国文化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
春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其理念有助于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多重挑战。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背景下,春节蕴含的和平、和睦、和谐理念,顺应天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以及守正创新、交流互鉴的发展智慧,都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提供了有益启示。“春节”申遗成功,也鼓励更多国家挖掘本国文化遗产的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全面深刻阐述对文明交流互鉴的看法和主张,强调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中国不断深化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务实合作,通过申报世界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记忆名录等,深入挖掘中华文明的价值,分享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智慧,积极履行国际责任,推动文化交流文明对话,以实际行动赢得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与广泛赞誉。目前,中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拥有世界地质公园47处、创意城市网络成员城市18个,数量均位居世界前列。2024年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等项目,都是具有卓越价值的文化与自然瑰宝。
展望未来,中方将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更紧密合作,加强国际文化与自然遗产领域的交流合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为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使衔代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