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陈昊 自甘肃瓜州报道 2 月 4 日,农历正月初七。上午 9 时许,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天刚蒙蒙亮,在位于戈壁滩上的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超高压公司 ± 800 千伏祁连换流站里,检修工张宏斌和李殿荣套上厚实的工装,带着测温仪和记录表,开始当天的巡检工作。这是这对 "90 后 " 夫妻春节值守的最后一班岗。
作为我国首条清洁能源特高压外送通道——祁韶直流的送端站,祁连换流站将河西走廊风电、光电、火电 " 打捆 " 外送,为 2300 多公里外的三湘大地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力供应。包括张宏斌夫妻在内,站里现有 23 名检修人员,张宏斌从事一次直流检修,妻子李殿荣从事二次直流检修。自 1 月 21 日接班以来,两人已连续在站里值守了 15 个日夜,和同事们一起,守护祁韶直流的安全稳定运行。" 春节期间保供任务尤为重要,我们密切关注电网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的故障隐患。" 张宏斌说。
不久前,瓜州地区迎来降雪。踩着地面残存的积雪,张宏斌和李殿荣前往此次巡检的重点区域——极Ⅱ换流变广场。在由数个大型风扇组成的风冷装置前,张宏斌拿出红外测温仪,仔细检查金具接头、套管瓷瓶等设备温度。随后,二人进入换流变降噪间内,依次查看各温度表、油位指数,以及管道连接处是否存在渗漏油等情况。
" 日常巡检主要采取一听二看。" 张宏斌告诉记者," 听 " 主要是聆听设备运行声音,特别注意是否存在刺耳等反常声;" 看 " 主要是看各仪器指标是否在正常区间内运作,以及密封连接处是否发生渗漏油、设备外部是否有鼓包变形、异物附着等。
" 照明及通风装置运行正常,房屋无渗漏水现象…… " 上午 10 点半,走出极Ⅱ高端空调设备室,李殿荣在巡检记录表对应的项目后工整地写下 " 正常 " 二字。" 虽然我俩都从事直流检修工作,但很少能像今天这样一起巡检。" 李殿荣说,同在一间办公室,但由于从事不同专业,两人经常是各自一忙一整天,直到晚上回到宿舍,才有时间坐在一起,和远在兰州的老人孩子视频通话。
春节期间,外送电量与平时相比无太大变化,但对换流站而言,电力保供的压力却比平时更大了。" 爸,妈,站上有工作需要处理,我忙完再给您说…… " 今年大年初三傍晚,李殿荣正与家人通电话,突然接到来自主控室通知,后台极Ⅰ直流场 CT 合并单元柜 DMU1A 合并单元装置出现报警信息,她便立刻背上工具包冲向抢修现场。定位排查后发现是一设备板卡故障,经过 1 个多小时努力,故障被成功排除。" 一会儿在交班会上,我们也会专门详细说明。"
上午 11 点,换流站召开全体成员交班会,传达系统内近期下发的重要通知,并结合春节期间发生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说明。运行一班值长张真一边聆听,一边认真做着记录。" 上一个班次发生异常的点位,我们会在值班期间重点关注。同时随着节后陆续复工,我们也会及时关注用电需求变化,确保电网平稳运行。" 张真说。会议结束后,张真和同事们的新一轮值守正式开始。
据了解,自 2017 年投入运行以来,祁连换流站累计输送电量突破 1900 亿千瓦时,有力促进了西北地区新能源消纳。站内现有职工 66 人,为了保障祁韶直流的平稳运行,大家常年两班倒,和家人聚少离多已是常态。李殿荣夫妻的孩子还不到 4 岁,她说每次回到家孩子就黏着她,出发前都要先把孩子哄睡才能悄悄走。张真的两个孩子稍大些,刚刚懵懂地知道,爸爸每次离家,是为了守护更多小朋友的光亮。
吃过午饭,窗外天气正好,阳光穿透云层,戈壁滩泛起金色。很快,张宏斌夫妻将回到兰州,和家人吃上期待已久的团圆饭。张真坚守熟悉的主控室,盯着监控屏上跳动的数据曲线,继续守护千里之外的万家灯火。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