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春来早,人勤地生宝。" 世界工厂 " 的机器再次轰然鸣响,南粤大地又一次开启新的征程。
2 月 5 日,广东举行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这已是连续三年,广东以 " 新春第一会 " 聚焦高质量发展。
从当年 " 三来一补 " 起步,到引领全球的智造基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广东一直在闯关夺隘、屡创奇迹。当下,外有惊涛骇浪,内遇发展难题,广东要延续这一奇迹殊为不易。
然而,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地、国内国际双循环交汇点和全国经济 " 领头羊 ",面对历史必然,广东更深知历史使命。岭南儿女志在挺起现代化的 " 产业脊梁 ",托起一个经济社会繁荣、活力动力充沛的新广东,一个勇立时代潮头、不断向新向上的新广东。
锻造钢筋铁骨
身高 1.38 米、体重约 40 公斤、移动速度 2m/s、身着警服、肩负警灯……今年春节,深圳街头几道巡逻的特别身影,显示出一个人机共生的智能世界正在走来,一场产业盛宴正破土而出。
多年来一直坚持工业立市、工业富市、工业强市的深圳,正迎来丰厚回报。深圳市有关负责人说,2024 年深圳规上工业总产值超 5.4 万亿元,外贸进出口 4.5 万亿元,均居全国城市首位。
这也是广东以实体经济为本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作为制造业大省,广东拥有制造业所有大的门类,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一体发展,成长出 8 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新经济增加值占 1/4 强,高技术制造业占比近 1/3。
广东省工信厅厅长涂高坤说,广东正构建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协同联动的发展格局,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产业有新有旧、有大有小、有主有辅,都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坚持 "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
一手抓传统产业、优势产业的巩固和优化,把产业根基扎得更深更厚更实。佛山市委书记唐屹峰说,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佛山始终心无旁骛发展制造业,在一轮又一轮技术改造中迭代升级,实现了由制造业起家到制造业当家的跨越,奠定了佛山 " 规上工业三万亿、全国工业第四城 " 的底蕴底气。
截至 2024 年底,佛山已实施数字化转型的规上企业超 7000 家、占比超 70%,转型后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 16%、成本降低 17%、产品不良率降低 8%。
一手抓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培育和壮大,努力成为新规则的重要创设者、新赛道的重要主导者。东莞市委书记韦皓说,曾是 " 三来一补 " 集中地的东莞着力开辟新赛道,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有力带动地区生产总值迈上 1.2 万亿元新台阶。去年 1-10 月,东莞智能移动终端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的主导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完成规上总产值 8830.9 亿元。华为、vivo、OPPO" 三部手机 " 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接近 20%。
先进制造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筋骨,筋骨强健方能行稳致远。
点燃澎湃引擎
产业变革由技术革命催生而成,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性变量。
广东正处于爬坡过坎、动能转换的过渡期,结构性、周期性因素叠加碰头,面临困难较多,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仍未根本解决,产业链还存在大而不强、宽而不深等问题。
关键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惟有创新创造、自立自强、向上突围。
——向 " 高 " 攀登,建好用好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让 " 超级平台 " 产出 " 超级成果 ",在战略必争领域并跑领跑。
近年来,广东着力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战略布局了一批集成电路重大项目,有力带动产业整体跃升和全链条突围。广东微容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力说,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卡脖子产品,2020 年以来投入研发费用 3 亿多元,2022 年公司 " 超微型 MLCC" 成为广东第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目前已成为业内主力供应商,全球市场占有率位居前三。
——向 " 实 " 聚焦,从产业需求凝练科学问题,研发更多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在广州,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产值超 3600 多亿元,为汽车、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支撑。广晟集团董事长吕永钟说,公司将着力推进产业本质跃升,加快实施电子信息领航、先进材料竞先、智能制造升级等工程,加快布局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向 " 转 " 发力,助力跨越科技成果到产业化的 " 未知前夜 "。在经济研究中," 达尔文死海 " 被用来形容从理论研究走向产品市场中间的空白地带。而中试被认为是跨越这一 " 死海 " 的重要工具。广东省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布局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完善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应用政策。广州市有关负责人介绍,广州正聚集一批在创新链上各有侧重的战略科技力量汇聚国家战略性重大创新资源,为产业发展提供源头供给与中试服务。
——向 " 外 " 拓展,在竞争合作中提升科技自立自强水平、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2024 年广东外贸进出口总值突破 9 万亿元,占全国外贸两成以上,是当之无愧的外贸第一省。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小鹏说,去年小鹏汽车与大众汽车的合作实现了中国车企对国外的反向技术输出,今年小鹏汽车产品将进入全球超过 60 个国家和地区。"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开放包容的政策,让‘走出去’成为刻在广东企业骨子里的基因。"
育成强壮主体
在佛山顺德的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广东首条 " 机器人生产机器人 " 全自动化生产线引人注目。整条生产线均由美的机器人组成,可全天 24 小时不间断工作,平均 30 分钟就能下线一台机器人。
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说,美的机器人与自动化板块业务营收已突破 300 亿元,拥有库卡、瑞仕格等品牌,成为全球前四的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
领军企业顶天立地,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 " 扛旗者 "。2024 年 10 月,华为正式发布 " 纯血鸿蒙 "HarmonyOS NEXT,标志着我国首个国产移动操作系统正式推出,成为全球第三大移动操作系统。
中小企业铺天盖地,还有大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拔节生长,构成经济发展的厚实 " 基座 "。在印尼雅加达理工学院宽敞的教室里,来自中国的交互智能会议平板让数千名学生体验到教育数字化带来的便利。视源股份董事长王洋说,公司 2005 年在广州起家,如今已从一家小企业成长为全球液晶显示主控板卡、交互智能平板的细分产业龙头。
来自工信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 年广东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业新增 561 家、累计 2089 家,均居全国第二。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 2.7 万家,占全国近 1/5。
国企、民企、外企百花争艳,共同形成广东产业体系,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外资经济、集体经济、合作经济等各展所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珠海市委书记陈勇说,坚持和落实 " 两个毫不动摇 ",推动重要应用场景、重大项目建设、公共资源开发等向民营企业 " 应放尽放 "。
目前,广东正在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 " 十百千万 " 计划,努力造就 50 家科技领军企业和 100 家链主企业、1000 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000 家专精特新企业。
数据显示,到 2024 年底,广东有 1900 多万户经营主体、830 多万家企业。领军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让各具神态的 " 企业之树 " 汇聚成生机盎然的 " 产业之林 ",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底气所在、根基所在。
培厚肥沃土壤
唯有沃土,方结硕果,广东正全方位厚培产业发展的肥沃土壤。
数字政府让企业办事更简单了。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黄华东说,为实现 " 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广东加快数字政府和诚信体系建设,企业在 " 信用广东 " 网自主打印信用报告(无违法违规证明版),代替赴相关部门办理无违法违规证明。这让企业打印报告至少节省 2 周时间、节约人力成本约 1 万元。
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为企业发展增添 " 血液 "。随着我国及广东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广东现代服务业已成为第一大产业,2024 年全年增加值突破 5 万亿元,占 GDP 比重近 40%。
广州工控集团董事长景广军说,公司发挥 500 亿元规模的投资基金群优势,加速孵化布局具身智能及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持续走深走实的体制机制改革构建更优良的营商环境。目前,广东正聚焦科技创新、要素市场化、投融资、营商环境建设等重点领域推出标志性改革举措。广州市 2024 年以来聚焦支持产业发展、流程优化再造等领域,推出举措 30 余项,实现服务质效再提升。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刘炜说,南沙航运和数据等交易所已落户,中国企业 " 走出去 " 综合服务基地已启动运营,南沙正全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更优良的营商环境。
优良的营商环境让每位创业者、企业家不断获得最佳体验和最好服务。广东已连续 4 年被评为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份第 1 名。去年底举行的 2024 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上,世界 500 强和行业龙头企业代表齐聚广州,达成签约项目 1933 个,资金总额 2.26 万亿元。这就是全球工商界对广东投下的信心票。
这几年,广东的现代化建设殊为不易。但广东的建设者们知道,因其不易,更需勇毅。他们说,风险挑战是最好的磨刀石,卓越企业在经历生死考验后涅槃重生,大国崛起在化危为机中加速实现。
因其不易,更显担当。广东经历风雨跨上经济总量突破 14 万亿元的台阶,一路走来,愈发从容,愈发坚毅。他们相信,广东一定能率先克服成长中的烦恼,推开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之门,开启新的成长周期。
赤子追梦,追则必达;耕者下力,即是福田。广东必将驶出经济转型的历史三峡,迎接潮平两岸阔的无限胜景。(记者陈凯星 吴涛 胡林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