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月5日,在澎湃新闻推进系统性变革——启动上线以来最大规模优化调整之际,“24小时 LIVE工作室”与“影子调查队工作室”联手,推出了直播流“马上测”的轻监督新样态。马上测第一弹,就第三方平台加钱购买火车票的服务进行了体验式测评,受到了广泛关注。
春节前,铁路12306科创中心相关负责人日前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抢票软件”吹嘘的“加速包”是噱头。同时,“抢票软件”宣传所谓的成功率,没有任何依据,是一种营销术。
2月5日16时,澎湃新闻8名记者选择当日12306显示无票、17时26分从郑州东站发往上海虹桥站的G3146次列车二等座(当日票价450.5元),分别在携程、美团、去哪儿网、智行火车票、高铁管家、航旅纵横、飞猪、同程旅行8家平台的App,进行抢票测试。
测试发现,这些平台推出的抢票服务名目繁多,许多平台都有可以叠加的抢票服务。不过,或因受时间限制,这次测试最终结果是,虽然花费的抢票服务费用不同,但是记者在8家平台均未抢到票。
澎湃新闻记者此前曾联系上了携程旅行、同程旅行、美团、去哪儿网、飞猪App等平台的公关人员,他们表示对此不予回复或不便回复。澎湃新闻记者遂以消费者名义,向前述8家平台的客服人员进行了咨询。
对于“铁路12306表示抢票软件宣传所谓的成功率,没有任何依据,也是一种营销术,同程旅行显示的成功率是否有效”的问题,同程旅行客服人员2月6日表示,接入12306确实是没有任何人有优先权,包括抢票。平台抢票的逻辑不是给用户优先权,而是让系统帮忙监测余票数量。购买加速包之后,平台就30秒帮看一次,以这样的方式来增加抢票成功的几率。相当于就是给用户监测票的频率要更高。“反正(抢票)这个还是看运气,只要没有抢到,不会收取任何的费用。”客服称。
不过,铁路12306相关负责人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12306平台从未与任何第三方平台机构有合作,也未将票额分配给任何第三方平台发售,也没有与任何第三方平台进行数据链接。“抢票软件”吹嘘能凭借技术优势,可以比普通旅客“手快”,购票成功率更高。恰恰相反,在12306系统风险防控措施下,绝大多数“抢票软件”的高频刷票等异常行为能够被识别,进而被拒绝访问或放入慢速队列中,不但快不了,反而直接影响购票成功率。
在此前的测试中,记者在同程旅行App选择2月5日17时26分郑州东开往上海虹桥的G3146次列车二等座,其票面价格与12306的450.5元一致。在选择平台提供的免费光速抢票后,显示抢票速度提升为53%。点击“免费光速抢”进入下一步后,页面提示“当前光速抢票”的预估速度为95%。在光速抢票页面,还可以选择“接受无座”和“跨站抢票”提升抢票速度。“接受无座”显示“发车前会发出无座票,保障出行”成功率高,该选项不会增加费用。跨站抢票有“多抢1站”上车或者“多抢1站”下车,多抢1站上车需多付6元钱,多抢1站下车需要支付11元。如果选择“多抢1站”下车,则无论用户是否选择“多抢1站”上车,都会支付11元。支付完成后,还可以邀请朋友为抢票加速。澎湃新闻在16时05分完成支付后,由于没能在开车前30分钟抢到票,17时01分,同程旅行将461.5元全额退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