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万不是终点,我们有更高目标。”
在2025上海两会现场,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战略研究部总经理丁嵩冰向澎湃新闻记者如此描述了上海港的目标。
澎湃新闻记者 张呈君 摄
上海市第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1月15日上午在世博中心开幕。上海市市长龚正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显示,去年上海大力发展航运保险、船舶管理等高端航运服务业。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150.6万标准箱、连续15年排名世界第一,成为全球首个年吞吐量超过5000万标准箱的世界大港。
“预计2025年的增长压力会比去年高一些,因为上海港是外向型程度很高的港口,今年的外贸形势可能比较严峻。对于今年的增长,我们保持理性态度,尽管可能在速率上相比去年可能放缓,但依然可能是结合形势的增长,毕竟在较高基数上维持高速增长难度是非常大的。”丁嵩冰表示。
在具体业务结构上,丁嵩冰透露,去年的增长主要来源于两方面,第一是国际中转箱量显著增长,第二,通过调整运输结构,将更多陆运集装箱转化成水运,降低道路运输压力提高集疏运的绿色程度。展望未来,将进一步优化上海港口的集疏运结构,更多依靠水路发力,沿着长江经济带,未来仍有更多富有经济发展潜力的腹地。希望能更多开拓中上游腹地市场,充分挖掘制造业产能并且吸引到上海来。
对于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议,他告诉记者,可以分别从“一软一硬”角度发展,在硬的方面,目前上海已经站在较为高位的发展阶段,并将在此基础上保持结构优化和适度增长,在软的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对口岸政策的开放需求,进一步提升航运服务和数字智能水平。
丁嵩冰认为,绿色、数字和智慧港航正成为国际航运高端服务业的新内涵。上海应抓住机遇,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不妨借鉴国际市场上相关航贸数据情况,以航运大数据为抓手,加快形成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商业化案例,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同时,可以将人工智能与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相结合,形成有航运特色的解决方案,通过大数据提供更好组合方案。
展望今年的国际航运局势,丁嵩冰表示,运力方面会继续供大于求,大幅高于运输需求增长,随着红海危机等局部地区冲突缓解,运力会得到释放,等到运力释放后,如果需求无法跟进,可能会对航运市场造成一定冲击。而冲突缓解后的重建,可能会带来很多航运需求,这个对港航市场是利好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