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脑机接口产业发展迎来利好政策。
1月10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上海市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方案(2025-2030年)》(简称《行动方案》),提出2027年前,实现高质量脑控,半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在国内率先实现临床应用,侵入式脑机接口研发取得突破,脑机接口创新生态初步构建。推动5款以上侵入式、半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完成医疗器械型式检验,完成临床试验,面向失语、瘫痪等患者,实现部分语言和运动功能恢复。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形成一批新业务、新应用、新模式、新业态,打造形成医疗级康复产品与消费级爆款应用。引育5家以上具有脑机接口核心技术与产品研发能力的自主创新企业、10家以上产业链骨干企业。形成脑机接口产品与检测评价标准规范。
《行动方案》提出,2030年前,实现高质量控脑,脑机接口产品全面实现临床应用,打造全球脑机接口产品创新高地,产业链核心环节实现自主可控。系列侵入式、半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进入医疗器械注册审批阶段,帮助失明患者,部分恢复视觉能力;帮助瘫痪患者,部分恢复全身的触觉感知与运动能力;为难治性癫痫、重度抑郁症等脑疾病,提供新型治疗手段。脑机接口上游产业链基本实现国产化,实现脑机接口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融合发展。打造国家级脑机接口产业发展集聚区,多家脑机接口企业形成全球影响力,脑机接口产业发展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坚力量。
脑机接口是通过神经工程手段实现大脑与外部设备信息交互的交叉前沿技术,在医疗、康养、教育、娱乐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全球范围内,特斯拉CEO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的最新进展始终备受关注。最近马斯克在采访中透露,目前已有三名患者植入Neuralink脑机接口芯片,且状态良好。2025年受试者数量有望达到20到30名。
国内方面,据2024年11月13日“上海科技”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消息,2024年11月6日,博睿康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洪波教授团队合作开发的脑机接口产品NEO在华山医院顺利完成全国第三例、上海第一例临床试验植入手术。该产品在上海完成研发和型式检验,2024年8月成为我国首款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的脑机接口产品。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NEO脑机接口设备2025年将应用在全国约10个中心的30-50例脑机接口临床试验植入手术中。
近两年,国内在脑机接口领域的利好政策不断。1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重点推动脑机接口等技术产品研发应用。1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也提出,对脑机接口设备等高端医疗装备和高端植介入类医疗器械,予以优先审评审批。
地方层面,北京市于1月9日正式印发《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更早之前的2024年11月23日,《上海市发展医学人工智能工作方案(2025—2027年)》提出,支持在脑科学与脑机接口、计算生物学等医学前沿领域的创新探索。同年9月23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脑机接口项目指南的通知》,旨在强化本市脑机接口科技创新,加速未来产业培育。
此次最新的《行动方案》除了给出上海脑机接口产业发展的未来目标,还围绕加速脑机接口产品化、构建共性技术研发服务平台、推动临床试验与应用示范、健全产品标准与检测体系、培育产业创新生态等5个方面给出了具体的支持政策。
当前全球的脑机接口都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在推动脑机接口临床试验方面,《行动方案》指出,支持医疗机构,建设脑机接口临床试验基地,建立脑机接口临床评价体系,明确临床评价的适应症、入选和排除标准、终点指标等关键要素,制定脑机接口临床试验伦理标准操作规范和相关管理制度,建立脑机接口临床研究病房,面向脊髓损伤、脑卒中、渐冻症等运动障碍患者与失明患者,建立临床试验预备队列,支持企业开展脑机接口产品临床试验。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脑机接口的发展必然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行动方案》指出,引导金融资本加大对脑机接口前沿技术研究的投入力度,加速脑机接口产品迭代,助力脑机接口企业上市融资。引导医疗器械领域企业,通过战略投资,推动脑机接口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发展。支持脑机接口产品纳入医疗保险收费目录。
在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发展方面,《行动方案》还提到,积极开展市区协同,鼓励有条件的区,建设脑机接口专业孵化器和概念验证平台,通过物理空间、概念验证、投融资、合作对接等专业服务,加速脑机接口创新技术的商业化过程。同时,吸引国内外优质脑机接口企业在沪设立各类总部、研发中心、生产基地等,支持脑机接口领域产业链企业创新发展,建设产业集聚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