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某位作家的作品曾在你生命的早期阶段带来重大的影响,那么对他的阅读必定带有过多的个人牵绊。村上春树对我来说就是这样一位羁绊至深的作家,尽管我对他的新作屡次失望,但每当有新书出版,还是会在第一时间买来读。另一些时候则是查漏补缺地读他的旧作,或重读已读过的,可谓常读常新。
上海译文出版社新近出版的《人造卫星情人》(赖明珠译),成为我又一次阅读村上的契机。初读此书是林少华的译本《斯普特尼克恋人》(译文出版社,2001),距今二十多年。我记得其中的两女一男和大致脉络,还记得那是个开放式结局的小说,最后的打电话场景难免让人想到《挪威的森林》。比起我反复读过多次的《寻羊冒险记》《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这本书相对简单,当年没能留下足够深刻的印象。既然新译本上市,那就读读看吧,毕竟小说的印象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当读者历经时间的变化,通过阅读将会获得不一样的体验。
《人造卫星情人》,赖明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24年9月版
《斯普特尼克恋人》,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8月版
《人造卫星情人》是村上的第九部长篇,日文版由讲谈社于1999年4月出版,和《发条鸟年代记》第三部(新潮社)相隔四年。三年后,《海边的卡夫卡》由新潮社出版。作为夹在两部重磅长篇之间的小长篇,乍看不起眼,但必须考虑到,这本小书的创作时间正好衔接另外两本非虚构,分别是采访奥姆真理教沙林毒气受害事件的《地下》(讲谈社,1997)、采访奥姆真理教成员的《在约定的场所》(文艺春秋,1998),也就是说,作家投向现实世界的目光,必然以某种形式映射在小说创作中。当然,以村上一贯的充满隐喻的风格,这种投射并不清晰可见。
正如《挪威的森林》脱胎自短篇《萤》,《人造卫星情人》也有先行短篇,名为《食人猫》。在这里必须提及讲谈社的两套书:《村上春树全作品 1979~1989》(8卷本,讲谈社,1993)和《村上春树全作品 1990~2000》(7卷本,讲谈社,2004)。两套书均是盒装,外盒以及各册书封由和田诚设计。《食人猫》收录在前一套的第八卷,该卷包含村上从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的短篇小说,在套装的出版节点上,基本算是近作。尤其《食人猫》此前未在杂志刊登过,是套装的卖点之一。
讲谈社的两个套装:《村上春树全作品 1979~1989》和《村上春树全作品 1990~2000》
《食人猫》收录在《村上春树全作品 1979~1989》的第八卷
套装上市时的价格是含税27940日元,如今在二手市场涨到50000日元,折合人民币约2400元。对于我这样没有倾巨款买套装的读者,有另一种途径读到《食人猫》。2006年,美国克诺夫出版社推出村上精选短篇集《盲柳,眠女》(Blind Willow, Sleeping Woman),篇目由村上本人挑选,译者是菲利普·加布里埃尔(Philip Gabriel)和杰伊·鲁宾(Jay Rubin),这两位都是村上在英文世界合作多年的主力译者。村上为了英译本将小说做了若干修订,以题名作为例,《盲柳与眠女》最初刊于《文学界》(1983.12),收录在《萤·烧仓房·其他短篇》(新潮社,1984.7),1996年,村上在朗读会上朗读该小说,为此做了删改,英译本采用的是删改版,篇名加了标点符号,以示区别。作家想必很满意这个精选集,2009年,由新潮社按照英译本的篇目和版本重新出了一遍。其中有若干篇目与长篇密不可分,除了前面提到的《萤》、接下来即将谈论的《食人猫》,还有《发条鸟与星期二的女人》[中译《拧发条鸟与星期二的女郎们》,收录在《再袭面包店》(上海译文出版社,林少华译)],是《发条鸟年代记》第一章的原型。不得不说,村上是深谙出版秘诀的作家,当初为克诺夫出版社挑选精选集,共24篇,其中的《蟹》是新写的,又一项特别服务。
英文版《盲柳,眠女》
日文版《人造卫星情人》与《盲柳与眠女》(书名去掉了标点符号,收录的小说是删节修订版)
《蟹》脱胎自《棒球场》,收录在《旋转木马的同时抵达》[中译《旋转木马鏖战记》(上海译文出版社,林少华译)]。在此简述《棒球场》的梗概:一名在银行工作的年轻男子给“我”寄了他写的小说,“我”觉得有点意思但整体平淡,应该改不出来,但还是回复了简单的修改意见。男子说要请“我”吃鳗鱼饭道谢。席间,他讲了关于偷窥的个人体验。不难看出,《蟹》的故事情节与男子寄送的小说相同,据《棒球场》中男子的说法,那是另一段真实经历,他和当时的恋人在新加坡的海边吃了蟹,深夜,他感到不适,起身呕吐,发现吐出的蟹肉中有无数蠕动的白色小虫,大惊之下回屋查看恋人,她一无所觉,睡得正香。
《旋转木马的同时抵达》,讲谈社,1985年10月版
与之相似,《食人猫》也是发生在海边的略惊悚的故事,地点是希腊的一座小岛。开篇,在岛上的咖啡馆吃早餐时,“我”把英文报纸的内容简述给泉听:独居的老妇人去世后,她养的三只猫在密闭房间中陷入饥饿,啃食主人的尸体。对猫的后续,两人之间有一番交谈和猜测。泉讲了她念天主教学校时修女的宣讲内容,修女说,当你和猫一起漂流到无人岛,食物有限,不可分给猫。年少的她因此大受震撼。几天后,“我”回忆起另一则与猫有关的个人体验,小时候养的猫仿佛被看不见的东西吸引,无比兴奋地爬上树顶,就此不见。
村上的读者们要等到多年以后,才会发现消失在树顶的猫是真实存在的,那是村上年少时一抹掺杂黑暗的记忆,他在晚年将其写入《弃猫:当我谈起父亲时》(《文艺春秋》杂志,2019.6;单行本:文艺春秋,2020.4;中译本:烨伊译,花城出版社,2021)。
《弃猫:当我谈起父亲时》,花城出版社/磨铁·文治图书,2021年1月版
《食人猫》中的“我”和泉是恋人。尽管在第一人称叙述中,“我”不断强调我们在各自有婚姻的状态相遇相知,并没有打算伤害任何人,不过外遇是明显的事实,其后事情败露,“我”的妻子带着孩子离开,泉遭遇家暴,要求“我”带她逃离日本,去希腊生活。两人在一座没有提及名字的小岛落脚,关于猫的对话之后不久的夜里,“我”在深夜被奇异的乐音唤醒,发现泉不知所终,试着出门找她,并经历一段仿佛被魇住般的恐怖。小说的倒数第三段,“我想到饿肚子的猫们……三只矫健的猫犹如麦克白的魔女般围绕着我的脑袋,啜饮那黏稠的汤汁。它们粗糙的舌头舔过我的意识的柔软褶皱。每舔一下,我的意识便像白昼的热气一样摇曳,逐渐变淡。”
与之极为相似的描述出现在《人造卫星情人》的小说后半,关于猫的三段对话也一个不少地分布在小说中。这一次,在希腊海岛读报纸的是年轻女孩小堇,与她交谈的是妙妙,已婚女子,曾经学钢琴,如今做贸易,是小堇的老板,也是她的暗恋对象。“我”在小学当老师,深爱小堇,无奈对方对自己毫无感觉,只当作朋友。为了排遣无法与小堇结合的欲望,“我”和学生的母亲维持着关系。小堇一心想要写小说,为此过着脱离常轨的生活。她在亲戚的婚宴上邂逅妙妙,坠入爱河,然后去妙妙那里上班,生活方式变得“正常”,不再写作。简单地说,这是个a喜欢b而b喜欢c的结构,乍一看,似乎是一则简单的恋爱故事。
小堇的近况都来自她单方面的传递,深夜电话,来“我”家聊天,后来她跟着妙妙去欧洲出差,辗转多地,从不同的国家写来长信。一天,“我”接到妙妙的电话,得知小堇失踪,于是奔赴希腊小岛,在那里,“我”见到了之前只在小堇的描述中存在的妙妙,并找到小堇留下的包含两个文件的磁盘,其中有妙妙隐藏的过往。深夜,与《食人猫》的情节一致,“我”经历了一场近乎恐怖的体验。据此推测,小堇应该不在岛上,而是去了无法界定的“那边”。“我”回到日本,因为一件小事结束了与学生母亲的交往。偶然地,“我”在出租车里看到妙妙开着她的捷豹,“她看起来仿佛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
故事的最后,小堇打来电话,以她一贯的风格讲了一大堆比喻。远早于希腊之行,“我”和小堇有过一番关于写作的谈话,谈及古中国的城门,为建造门而必要的牺牲。“我”说:“所谓故事,在某种意义上并不是这个世界的东西。真正的故事为了结合这边跟那边,必须要有咒术性的洗礼。”神秘失踪后重返现实世界的小堇在电话那头说她不知道割了什么的喉咙,“像在打造中国的城门一般,象征性的”。
关于小堇为什么会失踪,必须落回到妙妙的遭遇。年轻时,妙妙遭遇了一起事故,她从此头发全白、丧失性欲、不再弹奏钢琴。那是实实在在又充满隐喻性的遭遇,与偷窥有关(和《棒球场》的主题有某种暗合),与她的另一个自己有关。考虑到总要给新读者留些兴趣,在此不做进一步的剧透。不过,重读让我意识到,村上很喜欢写因为某件事导致灵魂残缺的女性,妙妙的故事,可以看作是《海边的卡夫卡》的佐伯的前奏。小堇孤身到另一个世界,无论是有意为之还是不慎前往,在“那边”的她肯定会努力找回妙妙遗失的部分,也就是对其灵魂进行修补,而她造成的改变终将影响“这边”。她既是早先系列作品中的“鼠”的女性版,也是后来的村上作品中那些相对有勇气的角色的前驱(例如《1Q84》的青豆)。
村上作品中的“我”似乎总是这样一个冷眼旁观的角色。小说中最有实感的部分不是小堇的恋爱、希腊岛上明净风光背后的黑暗,反倒是“我”返回日本后处理学生的偷窃事件。学生的母亲是我的女友。无从得知学生是否发现了母亲与老师的婚外情,总之,他在一家超市偷文具,第三次被抓后,保安主任联系了家长,母亲感到无助,让“我”去一趟。“我”与保安主任对峙期间,学生没有说一句话。“我”带着学生走路回家,和他讲些无关的话,师生间有某种奇妙的谅解。学生的沉默与动作之间,流露出少年的心绪,他对成人世界的恐惧和释怀。
顺便一提,赖明珠译本将学生的外号译为“红萝卜”,按台湾地区的说法确实没错,不过既然是简体字版,感觉还是应该改为“胡萝卜”,以免产生误解。
作为小说创作者,有一件事让我惊讶,那就是从《食人猫》到《人造卫星情人》,同样的对话竟然可以被安放在不同的人身上,前者是“我”和泉,后者是小堇和妙妙,而夜半事件的经历者从前作的“我”到后作的“我”,等于是被分配给第三个角色。可知村上的小说归根到底还是观念性的,人物在其中的主导性不那么强。正因为如此,他的小说尤其是后期的长篇,在我的阅读感受上变得不再耀眼。随着年龄增长,我对小说的喜好逐渐远离村上笔下晦涩的“那边”,更偏向活生生的世界。不过,他毕竟是我在十六七岁的年纪反复阅读的作家,如今读他的早年作品、大部分短篇和随笔,仍然能感觉到熟悉的脉动。而且,探究散落在村上作品中的碎片都有哪些不可见的脉络,又有另一重乐趣。
无论是《食人猫》还是《人造卫星情人》,岛屿的名字都不曾被提及。那是村上在三年欧洲旅居的后半(1989年)去玩过一天的小岛,中文叫“哈尔基岛”,当地人发音类似haruki,没错,和日语“春树”的发音相同,也正是因为这项巧合,村上才兴起上岛一游的念头。游记收录在《远方的鼓声》(讲谈社,1990)。上海译文出版社的译本中,林少华将岛名译为“春树岛”。那章不长,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读一下。
日文版《远方的鼓声》
《远方的鼓声》值得注意的还有1988年的章节,也是最短的一章。《挪威的森林》成为超级畅销书之后,村上感到的并非欣喜,而是随着读者基数过大带来的被孤立、被憎恨的感受。他有一年没怎么写小说,也没写旅居随笔,靠着翻译蒂姆·奥布莱恩(Tim O'Brien)的《核时代》(The Nuclear Age, 1996),这才重新找回了写小说的心境。《人造卫星情人》中,堇是一个完全靠书写确定自身坐标的人,显然,和“我”一样,她也是作者村上的分身。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