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袋为安。
李嘉诚罕见出手。
近日,上市公司和黄医药发布公告,宣布以 6.08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45 亿元)现金向上海金浦健服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 " 金浦健服投资管理 ")和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 上海医药 ")出售其在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简称 " 和黄药业 ")的 45% 的股权。
时间回到 2001 年,李嘉诚所掌舵的和黄医药联手上海医药成立上海和黄药业,开启 " 中药梦 "。20 年一晃而过,这一笔投资无疑带来丰厚回报。在此节点,李嘉诚选择落袋为安。
上海国资联手,花了 45 亿
一纸公告揭开交易细节——
根据协议条款,金浦健服投资管理同意以约 4.73 亿美元现金向和黄医药收购上海和黄药业 35% 的股权,以及上海医药同意以约 1.35 亿美元现金向和黄医药收购上海和黄药业 10% 的股权,并将在交易完成后持有上海和黄药业 60% 的股权。
本次资产评估采取收益法评估,上海和黄评估基准日股东全部权益评估值为 106.28 亿元,比审计后母公司账面所有者权益增值 92.88 亿元,增值率 692.92%;比审计后合并报表归母权益增值 95.54 亿元,增值率 889.96%。此次交易,上海和黄的整体对价为 99.5 亿元。
公告显示,交易设有三年的过渡期。在此期间,上海和黄药业的总经理将由和黄医药推荐,并向金浦健服投资管理保证上海和黄药业净利润至少每年约 5% 的增长,但补偿总额不超过约 9,500 万美元。
交易完成后,上海医药将合计持有和黄药业 60% 股权,成为其实控人并对其并表。和黄医药预期将录得除税前出售收益约 4.77 亿美元,并保留其持有的 5% 间接股权。
说起来,和黄药业与李嘉诚渊源深厚。资料显示,2001 年公司由上海医药全资子公司上海市药材有限公司与和黄医药合资设立,双方各持股 50%。其中,和黄医药归属于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旗下,后者背后则站着李嘉诚。
目前,和黄药业旗下共有 74 个产品,拥有丸剂、片剂、注射剂等剂型," 上药 " 牌注册商标及麝香保心丸、胆宁片、正气片、生脉注射液等系列现代中药产品。据悉,公司 2023 年净利 6.63 亿元,占上海医药同期净利润的 12.84%。
上海医药对于这笔交易颇为重视,一笔近 10 亿元的支出,几乎达到其 2024 年前三季度净利润(40.54 亿元)的四分之一。而交易的另一买家——金浦健服投资管理,背靠金浦投资。完成投资后,李嘉诚实现了部分退出。
李嘉诚实现一笔退出
有人向左,有人向右。
时间回到 2001 年,李嘉诚带着他的 " 中药梦 ",通过旗下和记黄埔投资 2 亿港元成立了和黄医药。他有着极深的 " 中药国际化情结 ",曾与香港新世界集团主席郑裕彤共同出资 400 亿元打造 " 中药港 ",认为中药将在 21 世纪崛起。
随后,李嘉诚联手当时国内最强的三家药企同仁堂、白云山、上海医药,分别合资成立同仁堂和记药业、白云山和黄、上海和黄药业三家子公司,浩浩荡荡拉开中药版图。
此前,上海和黄药业一直以旗下药物麝香保心丸闻名。这款中药产品被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梗等疾病,已经成为中国治疗冠心病适应症领域的第二大中成处方药,市场占比达 22%,堪称国民级。
凭借于此,上海和黄药业在过去 20 多年为和黄医药贡献股息总额超 3.7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27 亿元)。仅 2021 年、2022 年及 2023 年,上海和黄药业的收入就达到约 3.3 亿美元、3.7 亿美元、3.9 亿美元,令不少药企望尘莫及。
据了解,麝香保心丸的专利直至 2029 年才到期,预计收益可观。紧要关头之下,李嘉诚却选择转身,令人有些意外。
也许答案就藏在公告中—— " 我们持续投资我们多产的内部研发平台,包括我们新的 ATTC 项目,我们相信这些项目有潜力为癌症治疗带来重要的影响。此次出售交易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资源,并使我们更加专注。"
可以看出,此次出售资产正是为创新药业务让路。据了解,自和黄医药引入跨国药企高管,启动肿瘤创新药研发以来,已有呋喹替尼、索凡替尼、赛沃替尼 3 款药物在国内获批,帮助公司由亏损走向盈利,并打开海外市场。到 2023 年,其创新药收入总和已经超过总收入的一半。
另一面,创新药烧钱的程度以及收益的不确定性,让背靠首富的和黄医药也急于将现金流牢牢握在手中。在近年年报中,公司屡次强调将考虑以其他方式出售其他业务分部的非核心业务,赚钱发展创新药。早在 2021 年,李嘉诚便出售了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的全部股权,带着约 12 亿人民币,投入 ADC 药物研发。
而在 2022 年,公司更是在采访时明确提出将剥离出售和黄药业,专注于创新和全球化。正如此次公告提及," 此次交易出售我们在上海和黄药业的大部分股权是和黄医药兑现 2022 年所提出的战略的又一例证,我们正加速通往实现盈利的目标并专注于核心的业务。"
医疗公司正在熬过寒冬
某种程度上,这是中国医药行业大整合的一缕缩影。
" 成功出海的创新药企业,估值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一位行业人士如是分析。按照和黄医药计划,其首个 ATTC 候选药物将于 2025 年下半年进入临床试验,对资金量的需求变大,在二级市场融资情况不佳时,出售非核心资产能够快速回笼资金。
45 亿现金到手,市场迅速给出认可—— 1 月 2 日开盘,和黄医药一度涨超 10%,反响强烈。同时,花旗上调和黄医药目标价至 42 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寒冬之下,无论是资本市场或是生物医药企业本身,对现金流的重视都达到空前的地步。此前,已有不少生物医药公司们通过出售管线或资产包,紧握现金流。早在和黄医药前,药明康德、信达生物等大药企也纷纷采取剥离子公司、回收资本的策略,将资源集中到更稳健、盈利能力更强的业务上。
相较于资金相对充裕的和黄医药,更多医疗企业的现金流危机已经近在眼前。截至去年 4 月,港股 18A 药企现金总额共为 1109 亿人民币,同期下降约 11%。其中,12 家企业现金储备不足 5 亿元人民币。此前《华尔街 * 日报》提出警示——如果投融资环境持续低迷,未来三年内,中国超过 90% 的生物科技(Biotech)企业可能面临严峻的现金流危机。
若将视野扩展到未上市的企业,处境则更加艰难。
纵观 2024,A 股市场至少有超过 45 家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公司终止 IPO。追溯原因,亏损、业绩真实性以及可持续性等财务能力受到质疑成为药企 IPO 终止的一大硬伤,稳定现金流则成为 IPO 的核心条件。
这样的态度传导到一级市场。" 大家开始谈钱。" 一位北京医药 FA 表示,他认识的投资人逐渐 " 落地 " 了,并明示要求企业有" 真实市场的赚钱能力 "。
面对现实,Biotech 们一面变换姿势节流,裁员、砍管线、自降估值、暂缓研发 " 烧钱 ";另一面开源求生,提升造血能力。除了布局商业化能力更强的医疗消费赛道,一条核心路径便是通过 License-out 输血。例如和黄医药,除了此次出售非核心资产回笼资金,更是早已将核心产品先后授权给礼来、阿斯利康、武田制药等国际药企,收获大笔现钱。
当然,并购也是生物医药企业转化现金的一大选择。去年,Biotech 并购潮风起云涌,普方生物 18 亿美元卖身 Genmab、迈瑞医疗 66 亿买下惠泰医疗、BioNTech68 亿收购普米斯生物等案例背后,投资人落袋为安,企业得以拿钱生存,无不成为标志性一幕。
面对现实,拒绝幻想。前不久第二十四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大会上,山蓝资本创始合伙人刘道志说,生物医药产业经过过去 20 多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到了需要 " 破 " 的阶段。手握现金,留在牌桌上,才能熬过漫长的冬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 投资界 "(ID:pedaily2012),作者:岳笑笑,36 氪经授权发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