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斯坦利·罗宾森谈科幻与科学家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工智能重塑世界,一些人认为现实开始变得非常像科幻小说。人们经常提到的一本书是美国当代科幻大师金·斯坦利·罗宾森(Kim Stanley Robinson)的The Ministry for the Future(《未来部》,2020年)。
这部小说以2025年为开端,描写了一场发生在印度的致命热浪——这一主题在今年早些时候被诡异地验证了,今年6月印度面临极端的高温与湿度。在书中,这场热浪引发了社会的反抗运动来保护生物免于气候灾难。
罗宾森以硬科幻风格和对气候变化、社会哲学的深刻探索而著称。他的代表作《火星三部曲》(1992-1996)奠定了他在科幻文学界的地位,并多次获得雨果奖、星云奖等重要奖项。最近,罗宾森在最近接受《自然》杂志采访时谈到气候危机如何让年轻一代感到焦虑,但同时也赋予了他们生存的存在意义。
2018年,网飞纪录片《药瘾》(Take Your Pills)海报
“聪明药”的聪明迷思
《人物》杂志2019年的报道《高三那年,父亲给我买了“聪明药”》中,有以下描述:“聪明药”,在英文世界里被称为“study drugs/smart drugs”,这些药物并不像名字听起来那样神奇,它无法让人变聪明,而是一种用来治疗少儿多动症的处方药。这类药能帮助多动症患者分泌多巴胺、肾上腺素,让他们集中注意力。
在这篇报道中,受访者卢琴琴(化名)谈到自己刚服药时“没有太大感觉,吃完去上课,还是会走神,试了几天没有效果”,直到开始加量后,感觉“上课精神比较集中,老师讲什么我都感觉挺简单的”。在她一再加大药量后,她开始在夜里完全睡不着觉,背完单词背课文,然后大半夜地收拾房间,不停擦地板,直到精疲力尽。
宾夕法尼亚大学曾做过一组对照实验,他们将未患多动症的大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吃“聪明药”,另一组吃安慰剂(没有任何治疗效果的药剂),每周测试学习情况,结果显示,两组学生在学习效果上并无明显区别。2015年,对证据的评估报告发现,此类药物对智力的影响“不大”。大多数人服药并不是为了提高智力。相反,他们用它来提高精力和工作动力。
在美国,最受欢迎的药物是安非他命和哌甲酯,它们作为处方药的名称是阿德拉(Adderall)和利他林,服用这些药物的一大后果,是能够坚持繁重的脑力任务。另一方面,服药也会显著提高服药者的竞争意识。在一则采访中,营养公司HVMN的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杰弗里·胡(Geoffrey Woo)表示,“在硅谷和华尔街,越来越多的脑力工作者在服用‘聪明药’。他们就像是比拼脑力的职业运动员,赌注和竞争都很激烈。我认为‘聪明药’只会让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似乎也解释了为什么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与高校内,“聪明药”会受到青睐,而服药又刺激了使用者的竞争意识,形成恶性循环。
综合看来,所谓的“聪明药”并不能提升智力。尽管这类药物可以为使用者提供“4到12小时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但作为代价,使用者在服药后的24至48小时,往往难以维持日常的专注力。其他的副作用包括紧张、焦虑、失眠、胃痛,甚至脱发等。最为重要的是,这类药物具有成瘾性,许多学生和上班族都在“不知不觉”中药物成瘾。两种“聪明药”的缺陷也不容忽视,安非他命在结构上近似冰毒,后者是一种效力强大、高度成瘾性的毒品,它毁掉了无数人的生活,甚至可能致命。
“聪明药”的吸引力背后
2012年《纽约时报》题为“美国高中流行“聪明药”的文章,报道了在全美多所精英中学中存在学生服用“聪明药”的现象。这些服药的学生有着形形色色的理由:需要开夜车学习、在考试时提高注意力、想在课堂上更加专注......但大多数学生都有着相同的最终目的:考入一所优秀的大学。
据一名受访者玛德莱娜(化名)估计,在她所在的那所中学,班上同学约有1/3使用兴奋剂以提高学习成绩,而他们都没有处方。所有人都强调说,服用药物并不是为了体验神魂颠倒的感觉。使用者主要是一些刻苦用功的学生,为了满足日益提高的升学期待而不得不出此下策。
令人更加不安的是,服用“聪明药”已经成为某种校园文化,一些本不打算服药的学生也难以抵挡诱惑。归根结底,使用药物越来越常见,为了争夺班级排名和大学录取通知书,一些不想服药的学生可能会被迫加入这一行列。一名曾经向同学出售“聪明药”的学生表示:那些不吃药的学生“会觉得自己吃了大亏”。
在界面新闻的报道《“聪明药”造就“尖子生”背后:副作用大滥用成瘾,监管是难题》中写道:购买药物的人群包括高考生、考研党和亟待升职的年轻公司职员。在一个名为“阿莫达”的贴吧里,许多人记录下了服药的“奇效”:“我表弟用了之后,半学期名次从25名提高到了前5名。”、“服用到法考结束,顺利上岸”……
这让很多人难挡诱惑,QQ群里,除了学生,还有许多家长为孩子购买药物。这些家长多是从其他家长那儿听说此类药物,他们认为“如果别的孩子服用了这种药物,自己的孩子不服用,可能会输在起跑线上。”一名高考生的母亲在购药QQ群里抱怨:“本来想去医院开处方药,但被医生拒绝了,只能找代购买高价药。”
在《人物》杂志的报道中,曾接诊过60多位“聪明药”成瘾患者,北京高新医院的戒毒科主任徐杰表示“吃这种药基本都跟家庭有一定的关联性”。据他观察,这些患者的父母基本上对小孩比较溺爱,又缺乏真正的关心,要求很严厉,希望孩子成绩好。这些家长通常有医学背景的朋友,一开始买一些补药、维生素,吃了没太大用,后来听说有所谓的“聪明药”,就尝试了。
徐杰医生说,”好像没有看到有多少家庭和谐的这样一个情况,多多少少家里面都是,父母干预太多了,对孩子期望值太高了,你就必须得给我达到什么样的成绩,否则的话我一点面子(都)没有。”
混乱的药物源头与缺乏监管
在《纽约时报》的报道中,作者写道:学生们会从朋友那里拿药,或者从学生药贩子那里花钱购买,甚至在家长和医生面前伪装症状,以骗取处方。对于许多人关心的直接控制药物源头,这篇报道中写道:许多青少年在与医生的面谈中骗过医生、拿到对方开出的ADHD药物处方。他们或是自己使用这些药物,或是将这些药物卖给其他学生。也有一些家长和孩子一样急于得到处方。他们直接找到医生表示,“我的孩子在学校里表现不佳。我知道有种药物吃下去就能让他变聪明。”
当文章作者试图联系受访学生所在高中,告知他们有该校学生声称校园中普遍存在兴奋剂滥用问题。校方通常表示,校方对于一些青少年使用药物的问题十分关注,但情况并未像学生表示得那么严重。例如长滩公校联盟(Long Beach Public Schools)的总教务长大卫·韦斯(David Weiss)指出,他所管辖学区用来估计学生药物使用状况的调查仅询问总体上的处方药使用状况,而不会特别针对兴奋剂提问。韦斯在电话采访中表示:“对我们来说,这个问题还没有特别突出——我们更关心酗酒或其他药物滥用问题,迄今为止,据我们所知,这还不是一个普遍问题。”
相较于美国“聪明药”交易简单,校方缺少重视的情况,国内的药物来源则更为混乱复杂。北京高新医院戒毒科主任徐杰在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网络上售卖的‘聪明药’很难从国内正规途径拿到,所以在供货渠道上是存在很大风险的,很可能买到阿德拉等苯丙胺类药物。”在徐杰接触的患者中,还有一部分人因为耐药性增加而不满足于利他林带来的精神刺激,让毒贩有机可趁。卢琴琴就在停药的过程中出现戒断反应,开始自己网购“聪明药”,结果却被药贩调包收到了麻古,吃了近半年。最终,卢琴琴来到戒毒中心接受帮助。
在不知不觉中成瘾
对于许多学生而言,他们或是有意忽略,或是对这些药物的副作用知之甚少,但往往在他们意识到这些药物的严重危害前,就已经上瘾。徐杰给出一组数据,“两年来,患者60多例,多为学生和刚入职的年轻人,年龄最小的只有14岁。这些病患中约有10%因为逐步加量利他林而上瘾。约20%-30%因为服药出现副作用而就医。大约有50%最后吸上了毒品。”
更值得警惕的是,追求高分、追逐名校的压力使得很多学生安静地购买了打着“聪明药”招牌的黑市药,并且一点点提高药量,等到家长发现时,可能已经到了需要强制戒毒的程度。对此,徐杰表示:“如果基于医疗目的,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那就是处方药;如果说用于非医疗目的的大剂量使用,无异于‘吸毒’。”
在卢琴琴的例子中,她在没有处方,没有任何医生监督指导的情况下用药。她的用药量从父亲交代的每日一片上升到两片,在加大用量获得成效后,她开始思考“吃三片是不是更有劲学习了”,最多的时候,她一天能吃五片。
《纽约时报》的文章中写道,许多购买药物的学生认为这些药物不过是某种“学习药丸”,并未意识到它是非法的安非他明。一些学生甚至认为,这些药物“跟维生素差不多”。一些学生认为服药只是“暂时性”的,自己最终会随着申请结束而停止服药,但很多人难以摆脱药物成瘾。
文章提到一位学生在大学申请前不断增加自己的服药剂量,当他收到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时,他每天服用的剂量已高达300毫克——剂量需要不断增加,以尽量延缓终将到来的崩溃。一天晚上,服下400毫克药物后,他的心脏开始狂跳,他出现幻觉,随后全身抽搐。他被紧急送往急诊室,最终他在一家戒毒康复中心度过了7个月。令他大吃一惊的是,那里的20个病人中,就有两个人是因为在高中滥用兴奋剂而被送进戒毒康复中心的。讽刺的是,“没人把这事儿当真——外面那些成年人不过是象征性地来看一眼,”男孩说,“康复中心里的其它年轻人觉得我们不是瘾君子,因为阿德拉算不上正牌毒品。它被严重低估了。”
改变认知是拒绝诱惑的第一步
在NGA论坛的帖子中,一位网友回复到:从初中开始到高中毕业了里外里6年,换你高考多考几十分,一辈子改变命运,发育期这点副作用算什么,更何况本来年轻人就对药物代谢能力强......这位用户更是直言,如果孩子身体没问题能吃,一定会给孩子用药,不为别的,只是不愿被分流。
“聪明药”似乎成了某种美好幻想——一定能带来回报、有可能通过孩子的代谢摆脱成瘾性、不需要牺牲未来的健康,也能换取当下的成绩。对此,或许用徐杰医生的话来回应再合适不过:对于没有多动症的孩子来说,“聪明药”是一种幻想,骗人的,一丁点变聪明的可能性都没有,绝对不能碰。也想告知家属,对孩子不要干预太多,即便是个孩子,也要尊重他的意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