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上海市医保局、上海市药监局指导,《解放日报》联合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开展,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上海市卫生经济学会协办的第七届“上海医改十大创新举措”评选结果揭晓。
第七届“上海医改十大创新举措”获奖名单。 主办方 供图
其中,“上海创新试点互联网购药医保支付”“加强‘三联动’持续推进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提质增效”“一站式多学科诊治乳腺疾病”“推进长三角区域血站质量同质化发展”“‘五床联动’医养结合就医服务新模式”“健康促进积分制”等10个项目入选“上海医改十大创新举措”。“促进国际医疗创新发展”“设立市级医院患者体验部”“AI赋能全周期眼健康管理”等16个项目获提名奖。
作为全国率先开展的省级十大医改创新举措评选,此次评选活动已开展七年,累计近300家单位申报525项举措,共评出70项创新举措、124项提名奖。
上海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闻大翔表示,未来还将以“上海医改十大创新举措”为契机,推进更多代表上海水平,成果惠及百姓的医改举措,为推进上海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在此次入选“上海医改十大创新举措”的项目中,上海市医疗保险事业管理中心的“上海创新试点互联网购药医保支付,满足市民群众便捷购药需求”位列其中,这一举措进一步提高了群众购药的便捷度。依托国家医保电子凭证和移动支付功能,上海医保部门持续加快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如今上海市参保人员通过定点零售药店和互联网渠道,可以购买到医保支付范围内的非处方药品。
生物医药是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之一,松江区医保局申报的“紧盯国家顶层战略,助推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此次也成为“上海医改十大创新举措”。结合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现状和面临困难,松江区医保局主动跨前服务,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同时还挂牌“上海市医疗保障局松江生物医药产业服务工作站”,与“上海市生物医药产品注册指导服务工作站”双站并行,成为全市首个双站一体空间布局、实体化运行的机制创新示范。
此外,浦东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也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组建“浦东新区临床研究和应用联盟”,开发“浦东新区医产融合创新策源平台”,将医疗资源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对接融合,加速了医疗科技成果转化。
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让群众看病有切实获得感。此次获奖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以患者为中心,一站式多学科诊治乳腺疾病的瑞金模式”,创新建立了国内最早、以患者为中心的多学科、一站式诊疗模式,实现包括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以及遵义、福建等国内多个区域的20余家单位的同质化管理模式,其乳腺癌患者10年生存率达93.3%。
加强基层社区医疗服务是今年上海卫生工作的一项重点。在此次“上海医改十大创新举措”的项目中,有2个项目与社区医疗服务有关。
其中,闵行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探索的“1+10+X”举措,赋能社区医疗服务能力“提质增效”,以夯实“1”个全专能力核心基础,赋能“10”项服务提升举措,和因地制宜推动“X”项特色服务,打造就诊占比提升(社区门诊就诊占区属医疗机构63.94%,签约居民组合内就诊率达77.9%)。探索下来,14家社区服务质量加强,病种覆盖增长,服务成效显著,得到了区域居民的一致好评。
而静安区卫生健康委员会、静安区市北医院、静安区临汾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实施的“五床联动”医养结合就医服务新模式,打通了老人就医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该举措基于区域医联体与民政养老体系,积极构建区域医疗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养老机构间的紧密合作机制,实现卫生部门“3张床”与民政部门“2张床”的无缝对接,打造“五床联动”医养结合的新型就医服务模式。这一模式打破了医养床位转介的壁垒,建立起一套联合服务体系,推动医养资源的共享与互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