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点】
作者:安建增、徐彬(均系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安徽师范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 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 "。这些决策部署对城市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指明了城市建设的前进方向和实践路径。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加快推进城市建设和发展,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不断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把握正确改革方向,秉持城市建设初心。坚持城市建设的人民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尺度和本质要求。优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系,应将人民的生产、生活、文化、安全和生态等需要作为重要参照。城市建设应聚焦高品质、高水平、高质量,凸显城市发展的现代性。推动城市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更好相适应,同时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充实新内容、实现新发展。
把准城市发展脉搏,强化城市内涵建设。城市建设、运营、治理需要切实靶向解决现实问题和发展瓶颈,推进城市内涵式发展与居民美好生活愿景精准匹配。比如,安徽芜湖市持续实施物业问题整治专项行动、城市更新十大工程,规划建设城市书房、街角公园、宜邻中心等。这一系列举措以精细化理念开展城市建设、运营和治理,契合市民关切、回应市民需求,不断满足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新期待。
精细化城市建设实践,需要不断完善治理体制机制。认真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将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融入城市建设运营治理全过程,切实彰显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人民性。通过具体的活动、手段和方式,积极回应人民需求和呼声,汇聚人民智慧和力量。推动治理重心下移。比如,有的地方通过构建全周期职业体系、全链条培养体系、全方位管理体系,着力打造职业化、规范化、专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把服务措施做得更实更细,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夯实城市运营和治理的基层基础。提升数字治理水平,依法有效拓展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场景,与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深度融合,集现状感知、趋势研判、协同处置于一体,使城市建设、运营和治理决策更迅捷,举措更精准,行动更有效。
整体优化治理体系,助力城市建设增速。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点多、线长、面广、体量大。这要求在系统观念指引下深化城市建设、运营和治理体制改革,实现整体优化。健全完善党建统领的建设运营治理一体化体制机制。城市建设既需要高水平的城市规划、建设和更新,还需要树立现代化的运营和治理理念,坚持建设、运营和治理相结合,切实提升城市品质。健全完善党委政府统筹协调、各部门协同联动、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的合作共治机制。健全完善多维协调的城市治理机制,有机融合公共服务供给、文明城市创建、城市数字化治理、综合行政执法、安全风险管控等。
同时,还应妥善处理好几对关系。如,物质与文化的关系,实现城市更新与城市历史文化有机结合,既强调现代性,又兼顾传承性;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既要着眼于迫切需求,基于现实条件重点推进,又要秉持战略思维,面向未来整体规划;生产和生活的关系,聚焦产业建设,为城市发展奠定经济和物质基础,同时聚焦 "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 目标,解决好交通、生态、教育、医疗、文化、居住等问题,让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能感受到美好生活的品质和温度。
《光明日报》(2024 年 12 月 20 日 05 版)
[ 责编:孙宗鹤 ]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