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一位外卖员带着孩子送外卖“火”了之后,这几年,网络上这样的“父亲”似乎就突然多了起来。然而,他们的经历、身份却不见得都真实,而是精心打造、刻意编排的。近日,公安网安部门就在工作中发现网民“小松”,在网络短视频平台上编造身份、虚构悲惨故事,利用公众同情心骗取流量,谋取私利。这个“小松”于某已经涉嫌扰乱公共秩序,遭到公安机关行政处罚。
“为家庭,为小千伊,为我的女儿,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妈妈不在身边,只能我一个人带着宝贝去打疫苗”,视频中,抱着孩子的外卖骑手“小松”正讲述着当天的故事。评论区的关心和点赞高达四十多万。
而这个“小松”已经在各类平台发布了一百多条短视频,个人主页中“离开了妈妈”等字样频频出现。靠着发布自己和女儿一起送外卖的视频,“小松”已经在各大网络平台积累了四十多万粉丝,也在直播带货中取得了收益。
然而,现实生活中,女儿“小千伊”的母亲并没有离开她,一家人过着幸福的生活,“小松”于某也并不是外卖骑手,外卖服装是他在网络平台购买的。捏造身份、虚构人设、编造谣言的目的就是为了博取同情、吸引眼球、骗取流量牟利。
经公安机关网安部门调查,于某已经对上述违法行为供认不讳,他已因扰乱公共秩序被依法行政处罚。目前,于某这个账号的状态显示被“禁言”。公安机关提醒,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要规范自己在网络上的言行,切勿触碰法律红线。
2019 年,外卖员李园园带几个月大的女儿送外卖,自强不息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这也给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谓的创作“灵感”。
除了带孩子送外卖,“弟弟辍学卖苹果供北大哥哥读书”、“小宝帮奶奶卖石榴”、“父母双亡、辍学养家”等催人泪下的“剧情”在网络上层出不穷。却不料,这些都是编造出来的卖惨人设和故事,甚至背后还有 MCN 机构的身影若隐若现。这些机构虚构故事、打造人设、雇用群演,还在一些村庄里打造“拍摄基地”,目的无非是吸粉引流带货,但卖的,却往往是假冒伪劣商品。这其中,也有部分平台算法在推波助澜。
而“卖惨带货”还形成了前端打造人设、孵化网红,中端剧本拍摄、电商运营,末端产品供应、流量变现的制假售假灰色产业链。网上甚至还有销售“卖惨带货”的短视频剧本,单条一分钟的分镜头剧本售价 100 元左右。
公安网安等部门正在严厉打击 MCN 机构或个人打造“励志网红”等虚假人设,提醒相关自媒体从业者,网络不是随意收割流量的“自留地”,从业人员切勿造谣引流、非法牟利。同时希望广大网民积极举报网络谣言违法犯罪线索。
虚假摆拍主播怎么总能如愿骗取流量?相关违法违规行为又为何会屡禁不止?互联网短视频该如何规范?
特约评论员谷松认为,捏造“悲惨人设”引流带货,于情于理于法都已触碰红线。于情,触犯了广大网民最朴素的同情心,而这恰恰是整个网络环境或者是直播电商带货应该引以为傲的生命线,不应该去伤害它。于理,有违诚信社会建设的道德底线。于法,往小处说,可能已经涉嫌民事欺诈;往大了说,可能构成刑事诈骗犯罪。这是法律的红线,是千万不能触碰的。这样的事情其实绝对不是孤案,之前就有“东北雨姐”等例子。巨大的流量、泼天的富贵,然而,假的人设最终会遭到流量反噬。
此外,形形色色的“卖惨营销”背后,可能还有一只无形的手,那就是“网红孵化器” MCN 机构。这些私营机构具备“专业化成规模”、“组织性强”等特点,打造人设往往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形成巨大的流量,接下来他们再把流量变现。
所以,应该针对幕后的这些 MCN 机构进行强监管强规范。如果旗下的网红出现违法乱纪行为,或者触犯了互联网规则,就应该把背后的 MCN 机构也“揪出来”。对个人到机构都实施强约束,同时针对平台的算法和规则,不断地优化监管,才能够从各个方面把网络空间给净化起来。
看看新闻记者 : 严相莉 陈昱卉
编辑 : 陈昱卉
责编 : 严相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