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与茶,中国古代最盛行的两种饮品。“热肠如沸,茶不胜酒;幽韵如云,酒不胜茶。酒类侠,茶类隐。酒固道广,茶亦德素。”陈继儒在《茶董小序》中的论选不仅揭示了茶与酒在形式与内涵上的独特差异,更隐喻了它们在中国文化中的不同角色与意义。
近日,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包静主编、中国茶叶博物馆编著的《隐·侠:古代中国的茶酒生活》,以百余件自东汉至近代的茶具、酒具,再现中国古代文人雅趣。同时,“隐·侠——古代中国的茶酒生活”展览正在中国茶叶博物馆展出(展出至2025年1月5日)。中国茶叶博物馆位于杭州,是国内唯一以茶和茶文化为主题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
展览现场
《隐·侠:古代中国的茶酒生活》以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饮茶与饮酒为主题,介绍中国悠久的茶文化和酒文化。全书共分“传说”“技艺”“宴饮”“礼俗”四个章节,展示中国茶叶博物馆、浙江中医药博物馆、镇江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院收藏的,自东汉至近代的123件(组)文物、标本,全方位再现茶、酒在古代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传说”阐释了茶、酒文化的缘起以及发展历程;“技艺”展示了茶、酒制作的独特工艺,让读者领略到中国传统手工技艺的精髓与智慧;“宴饮”则以时代为序列,展现历代宴席场景;“礼俗”则介绍了茶、酒在婚礼、祭祀以及养生中的应用。
《隐·侠:古代中国的茶酒生活》书封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学者、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认为,“中国茶叶博物馆巧妙结合茶酒共性,系统总结古代生活中茶与酒的方方面面,以小见大, 让读者在一品馥郁中寻觅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一饮醇厚中回味传承千年的处世哲学。 ”
《隐·侠》中,中国茶叶博物馆文博副研究馆员李竹雨撰文,以明代小说戏曲材料为中心,以“花果入茶——明代的养生观”“会茶——活跃的民间社交活动”“茶食兴盛——人情往来的媒介”“以茶行礼——明代婚丧礼仪中的茶”“雅的追寻——明代民间对文人饮茶的模仿”几个视角,探究了明代中晚期民间饮茶习俗及其社会功能。
金磁州窑系红彩碗残片 中国茶叶博物馆藏
德清窑黑釉鸡首壶
饮茶行为对不同的接受群体产生了不同影响。李竹雨认为,一方面文人学者赋予饮茶超越了物质层面的精神意涵,使日常茶事具有了“形而上”的意味,文人雅士通过饮茶以及茶器、茶境、茶侣的择选来表达自我意识和人格追求,茶事活动在很多场合表现为一种审美行为。另一方面,随着商业的发展,民间百姓的茶事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势头,展现出另一种区别于文人所追求“雅”的社会审美,更多地显示出其丰富的社会功能。相对于明代文人茶事记录的卷帙浩繁,民间的茶事却罕有系统的记载,只是零散见于不同文献。而明代中晚期,通俗小说戏曲发展蓬勃,这些文学作品生动记录了当时人的日常生活状态。通过整理分析这些文学作品中的茶事活动,可以系统展示明代中晚期民间饮茶习俗,探索饮茶习俗的社会功能。
三彩把杯
茶瓯
除了线下展览“隐·侠”,线上数字展“新火试新茶——明代茶文化展”也在中国茶叶博物馆官网上呈现,并将持续至2027年底。数字展从“明代的茶叶科技”“明代的饮茶文化”“明代的茶叶贸易和对外交流”三个单元来全面讲述中国明代茶文化。展览展品来源中国茶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浙江图书馆、青海省博物馆、贵德县博物馆、南京大学图书馆、杭州博物馆、无锡博物院、镇江博物馆以及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钱江管理处共13家文博单位,线上展出七百多张高清文物图片,展品涵盖陶瓷、书画、古籍等多种形式,为观众呈现一卷精彩的明代茶文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