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身高160却同时交往多名女性,女友甚至倒贴百万养他……”“男子初中学历冒充富二代,同时交往20多名女性……”你有没有在网上刷到这样的短视频?如果抱着猎奇心态点进去,你可能就落入了发布者的圈套。
据央视新闻报道,不久前,河南郑州警方侦破了一起特大网络水军造谣引流案,抓获28人。经调查,这类视频背后是一个为软件推广进行造谣引流的产业链。3年时间内,某软件公司累计为此支付费用最少1500万元,初步估算,视频累计播放量超过40亿次。
这些视频标题乍一看相当“炸裂”,甚至突破伦理,视频中也时不时出现一些不露脸但诱惑性强的画面。但实际上,这些视频都是通过各种移花接木剪辑而来,同一个脚本配上不同视频内容在不同账号上批量发布。除了内容低俗擦边,这些视频的共同点就是:有意无意展现某款社交App的名称。
说白了,精心编造标题和猎奇故事、拼凑“刺激”画面,表面上是为了激发网友的好奇心骗流量,最终是要引导用户下载使用某款App。
引流背后的“生意经”不可谓不复杂:软件公司的负责人,以每1000播放量3至5元的价格招募冯某卿等8个代理商;冯某卿等人除自己工作室承接、制作视频之外,又以每1000播放量1.5至2元的价格招募了郑某等人承担任务;郑某又以更低的价格,将业务承包给其他工作室……于是层层分工合作、利益分成之下,这类视频也就铺天盖地。
“流量为王”的时代,类似的引流模式其实并不算新鲜。对软件公司来说,这样的“内容营销”相较于明确的广告推销,属于“软广”,不那么生硬,更易于找到潜在用户。而对于承接这类“业务”的代理商、工作室来说,它以一种正常的“内容创业”的方式示人,也可以让网友放松警惕,从而获得更大的流量。
但是,这种建立在造黄谣基础上的“商业模式”,注定是一条不归路:不仅消耗公众信任,制造大量的内容垃圾,污染网络内容生态,还触及法律红线。
一方面,根据互联网广告管理规定,只要涉及广告,不管“硬广”还是“软广”,都必须要标记;如果没有标明,就涉嫌违法。另一方面,这些精心“定制”的内容,制造的是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一些还涉嫌传播色情低俗信息,正是互联网治理中明确要打击的对象。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该任由这样的“商业模式”在网络空间大行其道。
目前,警方已对包括涉事软件企业高管等在内的28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但在刑事处罚之外,要有效遏制这类现象,还是需要网络平台和监管部门有更多的常态化治理。
比如,这种商业模式本身涉及批量传播谣言乃至低俗信息,且大量脚本雷同,平台方面应该加强精准识别力度,在内容审核及流量分配上进行源头上的限制,向这类擦边内容“创作者”传递更明确的禁止信号;监管部门要对这类“商业模式”,创新预防和监管手段,进一步厘清其中的法律边界,也加大对社会的普法和提醒。
此外,该案件对一些想要靠“内容营销”来引流的企业而言,也是一种警示:为产品和服务引流固然可以理解,但前提还是得有起码的底线意识,不能什么流量都敢“蹭”,什么样的“内容营销”都敢试,否则可能适得其反,不仅有损品牌形象,还可能给企业带来合规性风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