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至8日,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在北京举行,主题为“古典文明与现代世界”。大会以古典学为桥梁,广泛邀请了各国知名专家学者,汇聚世界文化,在现代语境之下对文明传统加以研究和传承。
与会嘉宾7日表示,古典文明是人类文明突起的高峰和永亮的灯塔,要进一步激活蕴藏于古典之中的伟大传统和智慧,指引人们有力应对各种现代挑战,推动人类文明沿着正确方向前行。
近年来,国际局势动荡不安,不同文明间冲突不断。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古典学能如何为当今社会贡献更多智慧、创造更多对话空间?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古典文明研究中心秘书长、外国文学研究所古典学研究室负责人贺方婴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中西古典文明都非常强调德性、友爱与和平,以守护人类高贵德性为使命的古典学可以为当今纷争不断的现代社会提供的另一思路——我们不是你死我活的对手,不是利益的争夺者,彼此间可以缔造友谊,成为伙伴,展开德性品质上的高贵竞争。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古典智慧或许正是对当今世界的一大启示。”
11月7日,贺方婴在世界古典学大会“分论坛一:古典文明的义理与精神”上发言。“世界古典学大会”会方供图
希腊文化部长莉娜·门佐尼在开幕式上指出,“当前我们正处在历史的十字路口,而古典文明的智慧和知识正能为我们提供经久不衰的借鉴。”她说到,古代智慧作为鲜活的文化遗产,不断地影响着我们的世界观,指导我们做出决策,激发创造力。
如何推动并激活古典文明中的智慧力量,运用文明中的理性与情感的力量去理解、应对现代世界的文明处境及挑战,是古典学在今天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贺方婴以“修昔底德陷阱”等大国外交的热词为例,阐释说明发展古典学的现实意义。“古老的文明何以同当今社会产生关系,正是源于我们对古传经典的重新阐释。它可能是我们日常阅读的一本书,也可能是我们对经典的重新理解。我常常在课堂上向学生描述古典学者的工作,如同一个每天在小心翼翼地擦拭银器的仆人。使那些湮没在历史尘埃中的古老智慧,在新的时代语境中重新焕激发出来。这项工作需要一代代的古典学者怀揣一颗倾慕古人的赤诚之心,敬畏之心和勤勉之心接力完成,我们要用极大的心力去接近那些伟大的心灵。”
她进一步指出,“再具体到关于国际关系的讨论,常被提及的‘修昔底德陷阱’是2000多年前源于古希腊史家希罗多德笔端的故事,为什么今天会成为描述眼下国际关系场域内的政治修辞?这或许是古典智慧的力量,也是古典学可能的现实意义——从古典文明中汲取诸多智慧与思想养分。”
正如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古典学研究分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小枫在开幕式上所说,中西方的古典学都不仅仅是为古之学,还是为今之学,要共同承担起连接古今,承担起融汇古今之变的历史重任。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自2023年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以来,中国努力开创各国文化交融的新局面。
世界古典学大会从古典学的研究视域出发,立足于文明传统,加强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尤其着眼于古典智慧在化解现代世界的危机方面能提供何种思想动能与启示,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夯实基础、贡献中国方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