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今年是人民城市理念提出五周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联合澎湃新闻,发起“人民城市·5周年/笔谈”专栏,从超大城市治理、城市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城乡融合、城市群发展、青年与城市等多个角度,讨论人民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随着城市化的持续快速推进,城市已经成为承载大部分国民生产生活和肩负经济发展重要使命的基本场域,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的一个关键维度。人民城市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城市空间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式城市治理现代化的价值指引。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为有力推进中国式城市治理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韧性城市建设需要加强
城市作为各种要素和资源高度集聚的空间,既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引擎,也是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基本孕育场域。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和社会转型的深入推进,城市面临的风险因素不断增多,且多种风险往往经由复杂的叠加、交互、级联过程,形成复合风险,给城市安全运行带来越来越大的挑战。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推进人民城市建设,肩负着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重任,毫无疑问,需要以城市的运行安全为前提。
面对城市环境快速变迁带来的风险,韧性城市建设通过提升城市面对外来冲击的功能恢复速度和结构适应性,能够为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提供坚实的安全支撑。
近年来,韧性城市建设日益受到高度重视。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深化城市安全韧性提升行动”。在此背景下,各地立足自身实际,大力推进了各具特色的韧性城市建设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地方性经验。
如何加强韧性城市建设
当前,不少地方在韧性城市建设中已经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绩,为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提供了有力的安全支持。但有的地方在韧性城市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难点,城市风险日益复合化的趋势也给韧性城市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时代,加强韧性城市建设需要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是加强多方力量协同。韧性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推进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等在内的多方力量有序参与和有力协同是题中应有之义。为此,政府作为韧性城市建设的主导力量,应进一步优化职能,更好发挥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的作用。与此同时,应着力通过制度性的激励措施进一步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等社会力量参与韧性城市建设,形成强大合力。其中,公众的积极参与不仅能为韧性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持,也是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体现。
二是发挥技术赋能作用。当前,城市面临的风险日益复杂,有效应对风险需要在韧性城市建设中充分发挥技术的赋能作用。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城市治理中的作用也日益重要。强化技术赋能作用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充分利用技术的优势,不断开发和拓展技术在韧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场景,以技术增能韧性城市建设。另一方面,对技术不当使用可能带来的新风险保持清醒认识,着力防范和破解技术迷思、算法歧视、数字鸿沟等问题,确保技术的应用考虑到不同群体的需求,尽量避免和降低技术的双刃剑效应。
三是强化韧性文化培育。城市文化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内在精神和软实力,在韧性城市建设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韧性城市建设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有形的物理韧性建设,包括基础设施的更新等;另一方面是无形的非物理韧性建设,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城市文化建设。城市韧性建设推进的速度和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与一个城市是否形成了与韧性城市建设相契合的文化紧密相关。从本质上讲,韧性城市是有包容性、学习力和适应性的城市,这要求将韧性城市所涵盖的上述要素有机融入城市文化的内核,形成支持韧性城市建设的城市文化。
总之,韧性城市建设与人民城市理念是内在统一的,人民城市理念的本质属性是人民性,韧性城市建设的基础、主体和服务目标是人民。为此,应该在韧性城市建设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并且通过高水平的韧性城市建设为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提供更为可靠的安全保障。
(作者易承志系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应急管理学院教授)
海报设计:周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