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随着上艺戏剧社原创话剧《大江北望》在江苏常熟声谷大剧院上演,一年一度的“上海优秀民营院团获奖剧目赴长三角展演”正式拉开大幕。
《大江北望》剧照
当天上午,虽然恰逢台风天气,但一场气氛热烈的新闻媒体通气会和专题报告交流会在常熟举行。来自上海的优秀民营院团代表面向江苏上海两地媒体,交流了各自经验和成绩。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金雷在会上介绍,“今年前10个月,全上海的演出场次近4.5万场,超过了2023年全年的演出数量和票房收入。其中,上海民营院团的演出场次已经达到了1.5万场,贡献了其中三分之一的演出数量。他们的演出涉及了上海各个大小剧场和演艺新空间,还有各种社区学校和田间地头的送戏下乡。”
金雷表示,“上海民营院团这几年日渐发展壮大,专业化、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已经成为繁荣文艺创作、助推市场活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的重要生力军。”
活动现场
“上海民营剧团获奖剧目赴长三角展演推广”已经持续举办7年,搭建起上海民营院团每年与长三角同行互鉴共进的交流平台。今年来到了江苏常熟,从11月1日-10日,共有6部作品上演。这些作品不仅在此前上海展演中获奖,而且都取得了连演数十场、上百场的演出佳绩,既有口碑,也获得市场和观众的认可。
今年展演剧目包括上戏剧社原创话剧《大江北望》、上海开心麻花(南京站)沉浸式喜剧《疯狂理发店》、上海现代人剧社音乐剧《小城之春》、《著名沪剧演员王勤与勤苑沪剧团表演专场》、上海徐俊戏剧艺术中心的原创音乐剧《赵氏孤儿》、《麦克白夫人》等。交流会上,多部展演剧目的院团负责人在交流报告会上发言,介绍各自剧团的前行之路和理念观点。
担纲本届开幕大戏的是原创话剧《大江北望》,再现了600年前明朝永乐年间在上海实施一项至今恩泽后人的伟大水利工程——“江浦合流”开掘黄浦江的史实。出品方上艺戏剧社最近几年每年都会有一部既追求品质也受到市场欢迎的话剧新作问世。
剧社负责人袁东说:“艺术创作上,我认为一定要坚持‘让理想之光照亮舞台’,一部优秀作品,不仅要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也要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尚的精神追求。因此我们尤为重视剧本创作,这个剧的剧本大纲就有20稿,整整花了两年时间。”
沪剧艺术一直是上海民营院团的主力军之一。上海文慧沪剧团、上海新东苑沪剧团和勤苑沪剧团更是其中标杆。
上海文慧沪剧团原创沪剧《黄宝妹》以全国劳模黄宝妹为人物原型,好听好看,深受好评,至今已连演100场。团长王慧莉作为知名餐饮品牌创始人,一直在坚持沪剧艺术事业,她说:“文慧始终注重反映当下社会的真人真事,采取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呈现给观众。不断以原创为动力打造优品,保持创新发展,这是文慧近年来发展的首要工作目标。”
《黄宝妹》剧照
上海新东苑沪剧团则以新的审美重新复排了经典沪剧《金绣娘》,传承了沪剧表演艺术家诸惠琴的经典之作,既保留了原著精髓,又采用了全新的舞美设计、音乐伴奏。团长沈慧琴也是一位女企业家,她介绍,新东苑沪剧团成立十年来,已经创作了8部大戏4部小戏,同时还在尝试两个全新的演艺新空间。“我心中有一个新的目标,要把更多元、更高质的作品推向全国、推向国外,要向世界讲好上海的故事” 。
展演剧目中有不少受到市场广泛认可的作品。上海开心麻花的《疯狂理发店》这几年已经从上海的1城1店,拓展到全国10城10店,驻演超过三千场。开心麻花董事长汪海刚在交流会上以“新场景新消费新喜剧”为题介绍,开心麻花如何拥抱Z时代观众,如何从剧场到商场,寻求演艺新赛道的探索。
参与展演的音乐剧《赵氏孤儿》《哈姆雷特》都来自上海徐俊戏剧艺术中心。《赵氏孤儿》此前在包括上海、南京、杭州、深圳、广州、西安、成都等在内的全国24个城市开展巡演,累计观众12万人次。今年又推出了音乐剧《麦克白夫人》,并引进了国际知名音乐剧演员共同参与制作演出,首轮首演共演出30场,票房突破500万元。此次除了赴长三角展演之外,还将到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演出,形成“南北呼应”。
今年“赴长三角展演”活动正值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为此,上海市演协还会同太仓大剧院特意组织了“庆祝新中国建立75周年特别演出系列”,各参演剧团的国家一级演员都将登台和领衔演出。
太仓大剧院负责人马敏辉连续7年见证参与了这一展演活动,他透露,今年在太仓的这个系列演出他们策划推出了一套套票,没想到“秒光”。“这几年,明显感觉到上海民营院团的演出都是原创,都是精品、优品,不仅剧目质量越来越好,而且因为民营剧团针对市场创作,戏票也相对更好卖。希望上海的院团多来太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