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庆前夕,上海妇女用品商店焕新归来。这家建于1956年的妇女用品专业商店在今年2月迎来了一次大规模重新装修,新的招牌“LADY淮海”悬挂起来,行人、自行车、汽车、公交车在下面来来往往。在商店一层,一家名为“一一”的联合主理沙龙里,正进行一场名为Miss Huaihai的插画艺术展,包括玫瑰在内五位插画师的作品在这里与公众会面。
插画师玫瑰参展的作品分别来自她这些年为上海创作的不同系列。它们涉及地标丰富,横跨上海开埠以来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在玫瑰充满想象力的画笔下,上海看起来又像是一座陌生和新奇的城市。为何如此处理上海这一表达对象?出现在画作中的上海地标和玫瑰之间有何关联?创作过程中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情?本期回顾,我们聊一聊插画师玫瑰在上海这些年的创作故事。
(本期主持:陈虹静雯)
近期回顾
“从今年开始,好像没有人再关心我来自哪里”。当我问及玫瑰的家乡,她已经忘记最近一次向别人进行自我介绍是在什么时候了。去年她的工作尚且可以分为策展、绘画这“势均力敌”的两块,到了今年,仅绘画就已快要填满她的工作日程,“插画师”正逐渐成为她在上海这座城市里的身份。
插画师玫瑰和她在“一一”展出的作品
上海妇女用品商店所在的培文公寓
玫瑰在兰州出生,半岁时去了新疆,重返兰州上学后,新疆仍是她频繁出没的地方。或许是童年生活的环境发挥了一些影响,玫瑰对那些异质文化交织的地区充满了向往。来上海读书前,她对伊斯坦布尔这类亚欧文明交汇的城市及其相关历史故事怀有浓厚的兴趣,在她的作品里也可以发现相关元素的表达。不过在新疆度过的大半个童年时光已成为模糊的记忆,直到上海丰富的历史建筑风貌和隐藏其中的故事将玫瑰唤醒。
出现在玫瑰画作中的新疆
一位插画师和她的“上海近代史”
英国埃克塞特主教盖斯科因·塞西尔在19世纪50年代造访上海,他感叹置身于这座城市“好像在参加世界各族的大聚会”;美国历史学者罗兹·墨菲将上海称为“现代中国的钥匙”;关注19世纪上海状况的法国历史学家白吉尔直言“在这个乡村传统和官僚统治根深蒂固的中华古国,上海是接受西方文明并使之与民族文化互相兼容的现代化样板”。近代上海五方杂处、开放多元的城市气象,至今仍在为痴心文学与艺术的创作者们贡献灵感。
《大光明电影院》
在“一一”展出的六幅玫瑰画作,分别来自她这些年创作的不同系列,尤为吸引我的是来自《1930s,孤岛时期》的三幅。玫瑰告诉我,灵感来自于一部相对“冷门”的上海文学,故事场景设定在20世纪30年代上海“孤岛”时期,主人公从美国移居上海,寄居在霞飞路(今淮海中路)上的一幢新式里弄。玫瑰从这部小说中获得启发,通过绘画再现近一百年前上海租界地区的日常生活场景。
《一只从三楼落到一楼的绣花拖鞋》
《一只从三楼落到一楼的绣花拖鞋》再现了上海逼仄的群居空间内个人隐私的荡然无存:主人公在里弄的楼梯间给犹太人男友打电话,不巧正被好奇心强的房东太太“监听”,后者显然是听得太过专心,一只脚上的绣花拖鞋从三楼落到一楼。电话机旁散落着几份犹太人学校的广告,也向观者泄露了主人公与犹太人之间的隐约联系——很难说这幅画的“偷听者”仅仅只有房东太太一人。
《女人们又爱又恨的理发店》
《孤岛时期魔幻抢米史》
《女人们又爱又恨的理发店》通过理发店内一景呈现城市女性的审美意识是如何被塑造的:做头发的女人在等待之余,翻开店内摆放的《良友》——当时上海传播威力最强的媒介之一,新鲜时髦的生活方式伴随杂志里那些丰富、诱人的女性图像扑面而来,与笼罩在顾客头顶的美发工具一起塑造着女性的现代“自我”。而在另外一幅画中,从室内走出的主人公很快被淹没在另一个世界里:外界动荡已经冲破秩序的阻挠,哄抢粮食、囤积物资取代私人情感、审美占据市民的日常生活,都市里的个体看似无还手之力,却也构成了上海历史的一部分。
玫瑰获得关于近代上海的历史信息的方式,除了历史研究者通常运用的文献和实物史料,参阅的口述史著作和上海文学作品,还出现了像石库门弄堂这样的“地点”。“地点”是她与历史直接对话的机会,在她眼中,“上海的弄堂像是一个虫洞,你钻进弄堂,会穿越到另外一个时空,回到过去或者穿越未来。”显然,玫瑰享受着探索上海的过程,从学校毕业至今,玫瑰在上海没有住过什么新式住宅楼,她有意选择那些上了年纪的老房子,以此感受“属于一百年前的上海”。
《步高里》
“我把上海当作一个‘人’”
玫瑰画上海,最早可以回溯到学生时代,但严格来说,那不能算她“画上海”的开始。学生时代的绘画更像是“看到外白渡桥就画外白渡桥”,没有那么强烈的“目的性”,甚至有时候只是为了能交上美术选修课的作业,直到前些年突如其来的新冠开始侵蚀日常生活的秩序,玫瑰才意识到,记录上海、记录这座自己生活着的城市,是一件多么紧要的事情。
在四季中,玫瑰偏爱夏季的上海。诞生于2021年前后的《蝉鸣震耳欲聋》系列,就发生在上海一年之中最热的月份——尽管对于大多数生活在上海的人来说,夏季意味着梅雨季,意味着台风天,也意味着烈日之下的眩晕和大汗淋漓之后的疲倦,但是玫瑰的画着意捕捉我们头顶之上震耳欲聋的蝉鸣、遮天蔽日的法国梧桐,以及温热赋予这座城市的张力和能量。观看这些画,就像穿行在“梧桐区”的街道,能够听见这座城市里所有生命的呐喊。
《在思南公馆的台阶上》
玫瑰的画在记录城市的同时一并诉说了作者自身的感情,正如她本人坦白——“我是把上海当作一个‘人’的”,这些年人与城市都对彼此从陌生走向熟悉。2021年《蝉鸣震耳欲聋》记录的是她“亲眼见过的上海”,2022年《1930s,孤岛时期》则是“了解过的上海”,而启动于2023年末的《图解上海都市传说》系列稍显特别,是更接近纪实与想象糅合之后的产物,这一系列首个面世的作品,主角是位于黄浦江岸的杨树浦电厂。
《杨树浦电厂》
杨树浦电厂前身是建于1882年的英商上海电光公司,1911年建厂,1913年供电,曾经是上海城市的主要电力来源之一。2010年底电厂停产,意味着杨浦开始全面推进对滨江的开发,玫瑰是这个过程的见证者之一,起初她和生活在附近的居民受工厂厂房(废墟)的阻隔,难以接近江岸。近些年杨浦滨江的贯通,算得上是实现了附近居民与黄浦江的“缝合”。
滨江贯通其实一并实现了玫瑰个人生活与上海的“缝合”。《杨树浦电厂》的视觉中心——那座105米高的钢制烟囱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杨浦电厂内最为醒目的建筑,曾经黄浦江上的船舶会以它为参考地标,至今伫立在许多上海人的脑海。
这根烟囱对玫瑰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在她的笔下,烟囱被用来储存她来到上海之后的个人“大事记”:2013年秋来到上海;2017年夏从大学毕业;2021年夏台风“烟花”造访上海,玫瑰在电厂遗址附近寻找台风云,在随后的这场台风中她丢失了两幅绘画作品;2023年秋去电厂遗址写生的前夜,两幅作品“失而复得”。有感于此,电厂成为玫瑰笔下首个都市传说的发生地。
玫瑰在上海经历的诸多“奇遇”、听闻的诸多“传说”,会让我想起城市史学者王笛曾经提出的一个观点——图像往往是外人记录的,当地人经常是熟视无睹的。在我看来,玫瑰这些年正是在用绘画为上海做一份她的观察和记录。在采访的后半程,玫瑰告诉我,如果时间能够倒流,或是有机会再当一回学生的话,她一定会选择与上海近代建筑的保护和更新相关的方向。我倒是觉得,曾经在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学习的这段经历,或许已经对她观察上海产生了许多“无形”的帮助:通过将上海视作如同“人”一般的生命体进行细究和描摹,令她笔下的城市充溢着汗水也充满了欢腾,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
(文/图 陈虹静雯,上海近代史爱好者、上海大学文学硕士;文中绘画作品均由受访者玫瑰提供)
本周主题推荐
书|《异质文化交织下的上海都市生活》
近代上海像一个“袖珍地球村”,来自世界各国、中国各地不同人群在这里生活、工作。考察他们之间的文化交流、交融,以及由此而出现的自生自发秩序,对于探讨全人类文化交流的过程、特点、规律,有极为难得的样本价值。本书通过都市生活的细节,如洋泾浜外语、混血儿现象、西医与西餐的流行等,深入浅出地剖析多元文化在近代上海的交织,为研究海派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为研究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提供了独特视角。
书|《上海之声:二战时期来华犹太流亡者的心声》
本书文字取自档案馆、私人收藏和早已停刊的报刊,为一窥来沪犹太难民的心路历程提供了无可替代的原始文献。编者作为纳粹大屠杀的幸存者,不仅为这些名不见经传的作者补充小传,还结合时代背景给出了自己的解读。
书|《图像证史》
图像是历史的遗留,同事也记录着历史,是解读历史的重要证据。从图像中,我们不仅能看到过去的影像,更能通过对这些影像的解读探索它们背后潜藏着的信息。彼得·伯克以新文化史家的广阔视野,对包括工艺品、画像、雕塑、电影、电视、平面广告等的多种视觉材料进行了分析,关注的重点并非这些图像本身,而是如何利用它解读历史,以及在此过程中存在的机遇与危险。
线下活动推荐
上海·读书会|娜拉出走之后
详情请关注 建投书局客微信公众号
上海·读书会|当苏北人来到上海
详情请关注 上海上生新所 茑屋书店微信公众号
上海·展览|海上园林:时间、文字与图像
详情请关注 不爱游荡的摄影师不是好翻译微信公众号
上海·展览|“TIME for YOURSELF”艺术展
详情请关注 斯沃琪艺术中心SwatchArtCenter微信公众号
上海·活动招募|柏林戏剧节2025年国际论坛 Open Call: International Forum
详情请关注 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微信公众号
北京·读书会|孙萍×戴锦华:过度劳动还是过渡劳动?
详情请关注 薄荷实验微信公众号
北京·展览|神女应无恙
详情请关注 美凯龙艺术中心微信公众号
成都·读书会|灌木也能成乔木:如何寻找教育标准化之外的时空?
详情请关注 明室Lucida微信公众号
线上活动推荐
线上读书会|陈冲×金宇澄×周轶君:当我开始写作——《猫鱼》新书分享会
详情请关注 上海三联书店微信公众号
线上讲座|从都城营造的角度看日本古代国家的禳灾祭祀
详情请关注 THU东亚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果您想联系我们,请发邮件至dongyl@thepaper.cn)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