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由静安区图书馆与静安区作家协会主办的“静安讲坛”邀请诗人、评论家、《上海文化》杂志副主编张定浩,深入解读《诗经》这部古代诗歌经典,引领读者更好地领略其蕴含的诗意韵味和历史情感。
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收录的诗歌大都诞生于两千五百年至三千年前,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生活、情感与思想。其中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更有对爱情的热烈歌颂和对战争的深刻反思,经典作品、优美词句更是家喻户晓。
张定浩
近两年,张定浩一直在写解读《诗经》的文章,陆续发表于各类文学杂志。他表示,《诗经》对我们的影响不仅在于它的原始文本,一代代人对它的评论和解释也构成了《诗经》“生命历程”的一部分。张定浩诗歌创作和文学评论两方面的领域,在《诗经》上得到了集中展示,这也是他写《诗经》解读的动力所在。
在张定浩看来,《诗经》是一本最容易被误解的经典。“因为它谈论的是文学,而文学通常是被人轻视的”,人们通常会认为读《尚书》《春秋》《易经》这类经典时能够摄取到知识,都会有一种获得感,“但是读《诗经》乃至于读现在的文学,人们往往倾向于自己不会有具体的获得。”他希望通过类似的讲座分享,逐渐稀释这样的误解。他表示,“学习诗歌是用来理解他人和表达自我的。”特别是在当下大家都是一套流行语,看似在表达,实际上都是千篇一律的言说,并不能真正表达出个人最本质的部分,“我觉得这跟文学训练和文学修养是有一点关系的。”
《诗经》包含了风、雅、颂三个部分,在谈到对国风的解读时,张定浩指出,20世纪以来,学者普遍存在一种误解,认为国风就是民歌。“我们最近这一些年的研究,基本上已经否定了这种观点,认为国风里面大部分诗歌基本上都是知识分子的产物。”
更进一步,张定浩对风雅颂三部分进行解读,他表示,风是用来理解人的情感,理解个人在时代里面的喜怒哀乐,而雅是要理解一个群体,理解政治,最后的颂则是要理解神,要理解神是什么样子。
张定浩
在谈到现代人应如何看待《诗经》时,张定浩指出,“我们应该以平等的方式对待诗歌,而不是将其神圣化或仰视,用膜拜的方式去分析和鉴赏,这样反而将其变成客体,割断了诗歌和我们的交流。”现代人在阅读《诗经》时,可能因为词句晦涩难懂、时代背景陌生等原因遇到困难和挑战,相较于完整地通读《诗经》,他更推荐大家选读其中一些跟现代有关的诗歌,通过细读文本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智慧,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词句疏通上。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诗经》阅读与欣赏的方法,张定浩挑选了《诗经》中两首相对为人熟知的作品——《关雎》和《野有蔓草》。
他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切入的解读,试图给读者们带来一些新的启发:“它是讲男女如何走向夫妇,如果可以再抽象一点,它讲的是一个人如何被美和善所吸引。”在张定浩的解读里,这首诗讲述的是窈窕淑女被美和善所吸引,进而慢慢地提升自己,最后在公众社会面前变成一个健全的人民的过程。
《野有蔓草》同样是讲述人从对美的发现开始,对美的转瞬即逝的感知,“它不是让发现美的人也成为美,是不太可能的,但美可以引导他,引导面对美和见证美的人走向善,因为善是一个人后天可以努力去抵达的东西。”
在张定浩眼里,诗歌不是让情感变得更加的模糊,而是更加的准确,这些古典的诗人对诗歌的每个用词都有着他们的用意。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通过深入剖析诗歌中蕴含的意象、情感和修辞手法,张定浩帮助现场的读者们更深入地领略了三千年前文字的韵味之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